千里共一屏, 家庭群里过佳节
团聚,是中国人过春节最重要的年俗,人们从四面八方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亲人身边,一起辞旧迎新。而对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来说,在微信上的家庭群里欢聚,在屏上交流就成了新的过年方式。当千年传统年俗与现代社交媒体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忘不了家乡那碗旗花面 因为外孙太小,74岁的王金文没有回老家陕西武功县,而是留在了南京女儿家过春节。就在春节前,侄子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很霸气,叫“王氏集团”,成员是王金文兄弟三家三代共29人。王金文排行老二,但他是全家那一代人中惟一的大学生,为了照顾家里又从武汉高校的岗位调回老家县城,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因此他在群里的名字被设定为“董事长”。 除夕下午开始,群里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开晒年夜饭,必备的是当地特有的旗花面。“旗花面传说由李世民命名,浇头用葱花炸锅,把撕成条的鸡肉和泡发好的海带、黄花菜一起加鸡汤爆炒,用陈年老醋提酸”,王金文用浓重的地方口音对记者说,“上桌时汤多面少,一个女娃也能吃上好几碗,俺们武功人觉得世上没有比这更好吃的面了。” 有了微信,拜年和发压岁钱变得更方便了。南京禁放,家乡的侄子们就直播放鞭炮给王金文看。通过微信,王金文给老家的两个孙子各发了1000元红包,子侄辈和侄孙辈们的压岁钱,则由女儿王海妮发红包让大家抢,一大家人抱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 “亏得有了家庭群,这个春节才热闹起来”,王海妮对记者说,“在老家,年夜饭要吃三顿,所有人先去大伯家吃一顿,晚辈们排着队领压岁钱,然后再到我家和小叔家‘如法炮制’。到了半夜,老人休息了,兄弟、妯娌们打着麻将守岁,初一早上雷打不动的萝卜猪肉馅饺子,天亮后我陪着妈妈去庙里上香……” 虽然父母没说年味是否有点淡,但是王海妮却觉得今年旗花面味道有点淡,既是因为醋比家乡的少了一点醇厚,也因为人心里多了一份思乡的惆怅。她说:“家乡是一个走得再远也忘不了的地方,等孩子大些,我带他陪着父母回老家过年。” 这几天,不当明星陪妈妈 演员范明一家四口人,今年分了3处过年——范明回徐州陪伴患了轻微阿兹海默症的母亲,儿子到各处走亲访友,妻子厉玲则带着女儿去了温暖的三亚。还好有了微信群,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年味”,让大家感觉仿佛还在一起过春节。 大年三十晚上,范明和穿了红毛衣的母亲一起出镜,给影迷录了拜年视频,在发布前先在他们四口之家微信群“home”里分享,让远在海边的厉玲把把关。拜完年,范明按每年习惯放鞭炮,爬云龙山,不停地在微信群里分享,厉玲说:“我们仿佛就在他身边。” 除了四口之家的小群,范明家还有个大家族的微信群“幸福大家庭”,不包括老人和小宝宝,群里一共23人。发红包是过年的保留节目,发了多少钱范明不知道,但是厉玲知道:“他用微信没我熟,银行卡是我帮他捆绑的,他发一次红包,我的手机就响一声。” 范明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只要有时间就回徐州陪妈妈。他的妈妈今年70多岁,因为患有轻微的阿兹海默症,老人很少有很明显的喜怒哀乐,但嘴角永远挂着微笑,当这个世界变得陌生的时候,一个人的本性却变得清晰起来。范明最怕的就是有一天妈妈不认识自己了,因此格外珍惜每次陪伴。当年父亲去世的时候,范明在外地拍戏,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留下了遗憾;今年春节好多电视台春晚邀请范明,但是他决定这几天不当明星,而是一心一意当好儿子,陪着妈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范明来说也一样。微信确实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但是对于尽孝,没有什么能替代陪伴。 你们全家团圆, 我来保卫地球 晒了晚饭时吃的鸡汤、红烧肉,录了一段拜年视频发在群里,胡龙飞又打了一行字:“别人全家团圆,我来保卫地球。”父亲给了他一个大拇指的图标,母亲则提醒他:“山上冷,晚上多穿点。”他们都知道,昼伏夜出的儿子又要过一个寂寞的除夕。 胡龙飞是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的三名观测员之一。观测站位于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山顶,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和彗星,那里是亚洲最大的“地球哨所”,在全球同类观测站点中位列前10名,就在春节前夕,那里曾在两个晚上发现3颗不同类型的近地小行星,其中有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轰动了天文界。 这是一项既神秘却又枯燥的工作,观测员必须整夜守在监控室里,一刻也不能离开。“以前的老前辈们要守在天文望远镜旁边,一张一张地换底片拍摄,现在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我只需要坐在房间里看电脑监控就可以了,只是出现电脑死机或天窗结冰影响转动才需要处理”,胡龙飞说,“工作简单了,但是人也更寂寞了。” 腊月二十,胡龙飞给父母买了水果、牛肉和全套的新衣,置办好年货才上山。他的父母在盱眙县城开了一家汽修店,过着勤劳而辛苦的生活,他们知道胡龙飞是在给地球当哨兵,但是他们更关心儿子在人间的生活。快到午夜的时候,妈妈在群里@@胡龙飞:“给小陈家打个电话拜年,嘴甜点。”小陈是胡龙飞的女朋友,他们计划今年结婚,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脚踏实地,这个年轻人就要收获自己在地球上的“小确幸”了。 维和南苏丹, 祝福祖国和亲人 如果不是留守南苏丹等待第六批维和警队完成交接,章策应该回到淮安陪父母一起过春节。因为任务延期3个月,他和另一名同事张忠付在当地过了第二个春节。 章策的家庭群叫做“we’re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除了父母还有哥哥和姐姐全家。因为有5个小时时差,章策在除夕夜快11点在家庭群里晒了晚饭:羊腿肉拆下红烧,剩下的带肉骨头烧烤,一袋冻虾一半咖喱味一半蒜泥味,用来凉拌的黄瓜则是从中国维和部队步兵营要来的。75岁的老父亲章壮发看后发来语音,叮嘱他吃好饭,保重身体,注意安全,同样的话老人已经说了无数遍,对儿子的牵挂和担心却从没减少过。 南苏丹是世界上最年轻、最贫困也是最危险的国家,2011年独立后一直处于内乱动荡中。2015年12月,江苏选派的13名警察赴当地执行维和任务,章策等4人被派至南苏丹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本提屋战区,战争将那里的基础设施摧毁殆尽,没有商店,没有手机信号,后勤补给全部依赖空运。本提屋还有世界最大的难民营,不到60名维和警察负责维持15万难民的日常秩序,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到当地两个月后章策就感染了疟疾,刚有好转又得了肺炎,半个月瘦了10斤。 “这些我们都是事后才知道的。他2008年就去过苏丹维和,这回我们曾劝他不要去,但是他报了名我们就支持他,毕竟这是国家的事,他这是履行使命。虽然全家人都为他提心吊胆,但这个道理我们懂。”章壮发说。 大年初二,张忠付代表警队去中国大使馆参加团拜会,章策则留在联合国基地面试新来的23名维和警察,忙到很晚才抽出时间给家里报个平安。去年4月,章策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调入联合国基地总部人力资源部,并于8月份被任命为该部门代理主任,在此期间联合国基地经历了最危险时刻——7月上旬,政府军和反对派在首都朱巴爆发武装冲突,先后有32枚炮弹、火箭弹落入联合国基地,其中一枚炸弹就在离章策住处100米外爆炸,中国步兵营一辆步战车被击中,7名中国维和战士伤亡。在形势最危急的时刻,中国维和警察和中国维和部队甚至作好了被武装力量攻击时的预案,誓与阵地共存亡。 去年10月,第五批维和警队全体队员获颁联合国“和平勋章”。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种族冲突的创痛、疾病肆虐带来的死亡,以及社会动荡对人性的摧残,队员们深深感受到和平与秩序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宝贵。章策说:“经历了这一切,我们每个维和人都深深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每个家庭和睦幸福。” 本报记者王宏伟 朱秀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