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秘的项目组
[汽车之家 技术] 一年前的今天,我们决定利用整年的时间走进中国品牌。到今天为止,整整365天过去了。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这些如今国人熟悉的品牌这些年变迁的故事随之展开。这些年、这些品牌的故事用波澜壮阔形容绝不为过。在这次的采访中,一个个鲜活的、曾经“奋战”在一线的员工用他们的故事,还原了一个看似平凡,却更加真实的中国品牌变迁过程。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故事......
相比于此前采访过的中国品牌而言,上汽荣威的历史颇短。不算冗长、复杂的收购、合作过程,从最开始的公布品牌名称开始,至今满打满算刚10年。10年的时间不足以令沧海变为桑田,无法经历时代、王朝的更替,但对于投身其中,今日被称为“荣威人”的他们而言,这10年时间成为了改变他们人生列车前进方向的轨道。 11年前,凌晨看完善于制造神话的希腊用“铁桶阵”力克大牌球星云集的葡萄牙捧得欧洲杯后,一个叫做侯炜的研究生关上了电视。虽然,内心充满波澜,但他还是决定控制住自己的想法,爬回床上睡一小会儿。明天,他将正式结束研究生身份,走入社会。多年后的今天,比赛的细节在记忆中已开始模糊,而第二天开始工作的情形却深深印在他的脑中。
■ 神秘的5·28项目 在那个炙热的夏天,侯炜走进了上汽集团工程研究院的大门。在这里,理论知识丰富的年轻人开始了3个月的磨合实习期,之后的一天,他被通知加入当时的绝密项目——5·28项目组。
5·28项目得名原因其实并无过多神秘寓意,仅仅是因为项目的成立日期。就在侯炜加入上汽集团工程研究院前2个月,这个项目组正式成立。其成立目的便是建立属于上汽自己的品牌。彼时的上汽还正在与南汽、罗孚集团就并购一事做着努力。对于一个新兴的中国品牌而言,能够拿到外国知名品牌、技术并化为己用,无论在日后品牌推广还是更长久后融会贯通自行研发方面都十分有利。不过,为了防止并购失败,一个Plan B——备用方案悄悄的进行着,这就是5·28项目——即最不理想情况下,自行创立品牌并独立完成所有技术的研发。
与MGR确定合作关系,商讨具体方案是个繁杂、冗长的过程,与此同时,确定新品牌第一款车型的工作一并铺开。对于当时的上汽而言,紧迫的时间已经不允许其从头自行开发新车。于是在这一年的年底,我们看到了上汽出资6700万英镑买下了罗孚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其中包括了罗孚1.1-2.5L全部发动机以及罗孚25、罗孚75整车技术平台。在一番考量后,他们做出了选择。
确定车型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这就是生产程序。此时侯炜进入的就是5·28项目组中的制造工程部,与广为人知的设计部、制造部相比,这个部门可以说不为人知,而它的责任可不小,简单说便是负责将设计、工程团队的想法、图纸努力转化为量产的桥梁。 中国有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品牌尚未确定的5·28项目组制造工程部需要协调、处理的事物之多、之复杂远非今日可以想象,单单厂房一项便令人头疼不已。彼时的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地盘”,在经过了集团内部协商后,曾经的上海大众,今日的上汽大众同意将仪征生产基地交给上汽。
对于这得来不易的地盘,侯炜与同事们十分珍惜,尽管大家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当所有人第一次走进仪征生产基地时,还是被眼前的场景吓呆了。即便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座工厂用老旧形容都不为过。 本体为仓库改造的厂房是非承载式顶棚,根本无法布置吊装设备,此外,由于生产车型老旧,整个工程的生产设备情况几乎就像是上个时代的古董,即便是较为基础的工序,其硬件设备也无法保证,更别提那些需要保证工艺质量的环节了,诸如涂装车间,除尘设备的缺失使得保证漆面质量的目标变得遥遥无期。因此,交到这些年轻人手上的绝非宝贵遗产而更像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相比于问题颇多的冲压、焊装、涂装工序而言,侯炜此时负责的总装工序内饰线问题还算少的,不过老工厂2万台/年的产能与他们预期规划的相距甚远,此时的总装车间甚至找不到今日习以为常的自动化设备,面对配置、零部件与“普桑”相比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上汽新车,一切只得从头开始规划。因此,侯炜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寻找身边富有一线制造经验的老师傅,期盼从其口中总结提高生产效率的宝贵经验,以此用到厂房、设备、工序的改造、优化中。
不过,由于仪征工厂建设时间较早,当时并没有AGV设备的规划。引进AGV,然后规划、设计AGV运行路线需要一定时间,而排产计划容不得半点拖延。因此,侯炜与同事只能尽力规划最短的人工送料路径。以米为单位不断缩减所需路途,同时优化程序,减少配送错误产生的几率。 就在侯炜与同事们在仪征旧厂房内进行着改造的同时,上汽、南汽、罗孚这三者的故事终于尘埃落定,事情向着最不好的方向发展,5·28项目不再是备用计划,不再需要悄然进行。2006年9月20日,基于备用方案的项目化作一个全新的品牌——荣威,而这仅是个开始。
这也就是说,使用国外知名品牌、引用成熟技术的路又变得前途不明了,所以,此前悄然推进的Plan B一下子被推到台前,被迫成为众人期望的能够挽救“败局”的角色。我们的故事也就从上汽放弃罗孚(ROVER)品牌,改用完全自主设计的荣威讲起。这个完完全全属于一个个“侯炜”,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故事刚刚开始。
经过侯炜与他的“小伙伴”的努力,曾经老旧的仪征基地正在一点点的焕发新生,那款有着英伦品牌基因的荣威750开始从工厂中下线。2007年1月31日,荣威750正式上市。但是,对于那些怀揣造车梦想的人而言,真正的故事,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挑战才刚刚开始。 2 “JJJ”的故事
■ “JJJ”的故事 随着产量的逐渐提高,渐渐的部分地区路上已经能够看到荣威750的身影了。半年后春末的上海车展上,出现了一个大多数人此前没见过的品牌。
在观展的人中,有位和同学一起来看车展的年轻人,他叫金建军。2年前毕业的他因为当年就业形势紧张,错失了成为汽车设计师的机会,抱着“曲线救国”希望从事与汽车有关行业梦想的他进入了一家车辆检测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车展上荣威这个新企业的亮相,让这个心中仍旧埋藏梦想火种的年轻人再次看到了希望之光。 不爱说话的他把现场得到的招聘信息默默放进了包中,回到家后,他修改、投递了自己的简历。简历回复的速度比他想象中的快,随着面试的结束,他真正走进了造车的世界,略感遗憾的是仍旧与汽车设计无缘。此前有着设计检测设备经验的他被分配到了总装车间。
金建军仅仅是暂时埋藏了成就个人梦想的年轻人之一,摆在面前的障碍还等待着他们翻越。真正进入整车制造环节,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进入到总装车间后,金建军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被分配至车门线顶岗实习的他与身边的工友或多或少都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些年轻人中有的刚刚成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此前从没有造过车,更别提熟练使用各类工具了。无法熟练使用工具,也就意味着他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序要求。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规定时间内完成15个螺栓紧固的标准成为他们比拼的目标,在一次次的比拼中,年轻人们很快开始超越标准,不断刷新纪录。在比拼速度进入到记录很难突破的瓶颈期时,有人提出改为挑战平时较少使用的另一支手使用工具,为的只是在车门装配中更快速、准确。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又有了前进的目标。 3个月的实习顶岗期结束后,由于金建军的勤奋与努力,荣威品牌新车型试生产总装车间磨合、调整的工作落在了他的肩上。这要求他的眼光不仅局限于车门线,而是要对整个总装过程有所了解,甚至于需要与前序冲压、焊装、涂装等工序进行沟通,这对于生性腼腆的他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今天接受采访的他在提到当年的自己时,也免不了笑笑,他说当年的自己,与其他部门沟通打电话时都会紧张,因此当时的他每次打电话前都需要打草稿。在不断的沟通中,这个性格腼腆、不善言语的年轻人变得更为开朗,沟通、倾听成为了他工作的重心。
从此,线上的工友碰到问题便会想到找帽子上写有JJJ字母的他,出现问题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也是这顶写有JJJ的“蓝帽子”。随着沟通的深入,这顶写有JJJ字母的蓝帽子的主人成为了让人放心的标志,成为了工友们信赖、放心的存在。
合作规定南汽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将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及服务贸易资产进入上汽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为此上汽将斥资20.95亿元购买跃进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跃进方面在并入上汽后将持有上海汽车3.2亿股股权和东华公司25%的股权。 另一方面,此前亮相的W2概念车正式宣布量产,预计上市时间被锁定在2008年夏秋,刚刚完成仪征工厂改造的团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完成新车型生产的任务再次落在了侯炜、金建军这些年轻人肩上。 3 与“不平”做斗争的人
■ 与“不平”作斗争的年轻人 尽管仪征基地在侯玮和他同事们的努力下产能不断提升,设备情况也有所改善,但对于将要推出新车款的荣威而言,其已显得捉襟见肘。新工厂的建设势在必行,经过2年零3个月的建设,2008年9月,临港工厂作为新的开端摆在了这些年轻人眼前。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并推出新产品显然是最重要的问题。除此以外,改进、优化此前产品出现的问题也是新产品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荣威这个当时刚崛起的品牌而言,第一款产品或多或少有着成熟经验可供参考,第二款产品即变为自主开发,这其中蕴含的挑战或者说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比之前少。
缩小车身外部零件缝隙或令缝隙更均匀不仅需要优化工程设计,除此以外,制造工序能够严谨执行设计目标同样重要,这些抱有理想,年轻人们从头开始排查问题。焊装车间中最终调整工序承担了重要的改进任务。对问题的排查并未结束,他们本着追本溯源的精神到上游继续优化。
● 自己说了算的开始 张毅,一个此前在当时还叫做上海大众工作的年轻人正是此时加入了上汽荣威,在大众有过4年工作经验,有着制造POLO、Passat领驭等等车型经验的他,成为了帮助冲压部门提升制造品质的关键先生。
此前的荣威750生产、制造更多的是在原有罗孚车型生产上进行优化,张毅到来之时,自主设计的全新车型意味着要从零开始。上面提到的荣威750出现的问题,在完全正向开发的新产品中是必须解决的关键。当时还处于保密阶段的新产品相比已经量产的荣威750而言,整体造型显得更为饱满,因此车身外覆盖件需要更自然的弧度,这对冲压工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张毅初到临港工厂时,便开始了早8点到晚8点的作息时间,有时为了解决问题,24小时连续调试模具的情况也很常见。
尽管18世纪工业革命后,机器已经逐渐取代人工进入各类行业,但人类的作用仍旧不可替代。在冲压过程中,这些上千吨级的冲压机虽然已被设定好程序,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由其
制造出的零部件仍会有出现瑕疵的可能性,这就需要人工进行检测。
这些从小喜动不喜静,上学时或许被老师批评过太急躁的年轻人要学着花几个钟头时间站立,戴上手套在一块冲压件上反复触摸,为的只是感知不同类型的缺陷。同时,触摸的力度还不能过大,否则会有损坏冲压件弧度的危险。这个过程是枯燥的、无趣的。更“糟糕”的是感知的过程几乎毫无经验可循,想要在规定时间摸出问题,只能靠自己一遍遍的尝试。师父能教的只是手法,感知完全靠个人。
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其实并不鲜见,一般而言设备供应商会派工程师加之解决,然而,这次问题的解决并不顺利。设备供应商因缺少对生产线的了解一时间也给不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张毅和他的团队在请教专家无果的情况下,只能自食其力。经过无数的不眠之夜,他们改变了分料方法,增添了复检功能。从此,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设备的情况屡见不鲜。
它的外形尽可能多地保持了概念车设计灵魂,内饰用料实在,且呈现出略显保守的荣威750完全不一样的数字化设计理念,上市仅两个月全国各地订单就超过4000台,它成为了荣威品牌发展的基础、希望。当然,在它身上也存在遗憾,它最初所使用的1.8T发动机与5速自动变速箱的动力总成组合虽然账面参数不错,但感觉调校偏向保守。荣威人当然不会就此满足,他们已在卧薪尝胆。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一款产品的成功绝不是结束,在荣威550进行量产工作之时,此前车展上展出的一台名为N1的概念车也在迈向量产化。不过,虽然有了此前两款车型的设计、生产经验,在这台车刚刚进入研发、设计阶段,项目组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4 “吹毛求疵”的那些人(上)
■ 吹毛求疵的那些人(上) 荣威550的上市并没有放慢上汽前进的脚步,2009年的上海车展上,一台比荣威550尺寸略小的概念车出现在人们眼前,尽管保持着一定的科技感,但观看者可以感到其定位低于此前推出的荣威550。就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很快上汽便表示这台概念车已经十分接近量产状态,量产版本预定上市时间定在2010年。
有了此前荣威550的设计经验,新车型的研发流程更为完备,不过这不意味着挫折变少。相反,这款定位略低于荣威550的产品对于研发人员而言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正是由于其定位为售价更低的家用轿车,因此售价区间将会十分敏感,对于开发过程而言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同时不能因为成本因素给消费者低廉感。为此,在开发阶段,项目组便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且有了开发经验的成员们的眼光也更为挑剔,整个项目推进的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 正是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因此质量保证部在新项目的开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名叫做高光海的年轻人随着这个项目的不断推进,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2007年加入上汽的他进入公司后进入到质量控制科,他接触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对已经上市的荣威750进行质量分析。多年后的今天,当我让他回忆当年印象最深的事儿时,他想到的是当时的发动机生产线上机加工完成工序距离测量室较远,为了减小搬运过程中温度对工件的影响,这个小伙子经常抱着待测件跑到测量室,进入温度恒定的测量室时,满头是汗的他都要先打个冷战才能展开测量工作。
经过了此前项目的锤炼,这个年轻人工作上变得越发老练,从中积累的经验终于开始在新项目中爆发,这也就是今日我们见到的荣威350车型。对外界公布了概念车量产时间意味着给研发、制造部门下了死命令。为了努力造一款不让自己后悔的作品,各个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合。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整个项目前期研发过程中,即使有人凭借经验提出可能存在出现问题的隐患,整个团队也会针对这个没有出现问题的点进行筛查,这样可以被称为“殚精竭虑”的状态一直持续了整个研发过程,开发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还远不止于此。
这样反复的审核、修改再审核再修改的过程当然会引起众多部门的不满,年轻人间甚至会发生争吵,高光海和他的同事们除了举出具体的原因外,往往还会加上一句“我不管,我买车的话我看着就是不爽”,正是这句颇有些闹脾气的话语,让双方变得冷静,为了同一目标,再努力一些,不留遗憾的想法将年轻人的心再次聚到一起。
最终,钥匙的修改用高光海的话说就是付出不小的代价,但好在结果完美。这把存在问题的钥匙被他保留至今,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采访伊始,我曾提出要求,希望接受采访的他们准备一些可供追忆的老物件,最终他们带来的不是奖状、不是证书,而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安全头盔、钥匙。这些时刻提醒他们的物件,不仅是帮助他们不忘初心的宝贵回忆,更是当年心中那些各异的梦想延续至今的火种。
测试车经过了数不清的直线、弯道、减速带,起步、加速、制动,最终到达体验结束地点,领导们下车给了什么具体评价高光海说已经记不太清,印象里只剩下“就它吧”这三个字评价,这款车型就是后来的荣威350。 项目得到肯定后,质量保证部给参与项目的高光海和他的小伙伴每人一台荣威350车模,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像捧着孩子一样,“虔诚”的把模型放到了办公桌上。不久,他攒够了钱,买下了一部自己参与开发的荣威350。
在收集到问题反馈后,开发部门迅速做出了判断,问题出在开发设计理念与用户用车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在搞清问题后,他们开始了修改行动。并且,这个修改的过程还促进了我们后面将要见到的一个部门发展壮大。
曾经,有人问及高光海“你们荣威的车怎么样?可靠不可靠?”,他总要花费很长时间,描述、解释。现在,仍然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不过高光海说,现在他的回答简单的多,他会拍着胸脯说“这车是我造的,你放心”......(未完待续) 小结: 与此前我们采访过的中国品牌不同,仅有10年历史的荣威是那样的年轻。这个当初作为备选方案悄然执行的项目组成为了力挽狂澜的英雄。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罗孚75作为原型车开发新车的计划实属无奈之举。在这个过程中,厂房的改建、设备的引进、人才的招募等等问题等待着荣威人一点点解决。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他们开始了正向研发之路,挑战工艺、改进设备甚至是对某些细节开始“吹毛求疵”。在下一期中,我们将看到更多荣威产品研发以及产品转型背后的故事,当然,还有创造这些故事的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