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工业竞赛已经开始,作为最重要的制造工业——汽车的发展也不得不提速应对国际竞争。5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这个文件中,国务院对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走出去,参加国际竞争的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意见》要求,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个行业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国际化进程。具体的路线为,先以亚洲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主要方向,然后逐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国务院提出的具体的目标为“量、效、质”三方面:首先,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其次,要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最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在上述文件中,国务院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案和路径规划。于汽车行业为而言,主要任务要求是,“通过境外设厂等方式,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要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推动国产大型客车、载重汽车、小型客车、轻型客车出口。” 具体的方式为:在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强的国家设立汽车生产厂和组装厂,建立当地分销网络和维修维护中心,带动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国务院鼓励汽车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汽车技术和工程研发中心,同国外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 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WTO,随后我国汽车开启了出口业务,并进入了爆发式增长。2002年-2007年,因经济形势总体态势良好,整车出口基本上以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百万辆大关。出口业务比较强的公司为奇瑞、吉利、江淮、长城。不过,在汽车出口连年保持增长的背后,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自主汽车的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在一些地区口碑并不是很好。”东风汽车集团高层曾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生存并不比国内情况好。伊朗地区曾有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官员对该企业高管称,“中国品牌在当地形象并不是太好,希望你们(的产品)能改善这一印象。” 从我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地来看,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是我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如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埃及;西亚的伊拉克、伊朗,以及南美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巴西;东欧的乌克兰、俄罗斯等。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几乎难以进入,特别是西欧和北美地区。 并且,自主汽车在国外市场也正面临竞争力下滑的挑战。2014年,我国汽车累计出口91.04万辆,同比下降6.9%。其中乘用车出口53.30万辆,同比下降10.6%。商用车出口37.73万辆,同比下降1%。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报缴18.32万辆,同比下降12.3%,其中客车出口1.48万辆,同比下降20.65%。 近几年,自主汽车已经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已有多家自主车企确定或宣布将在海外建新工厂,包括吉利、长城、力帆在内的多数出口车企都在海外拥有不同规模的投资。在国家大力推行装备业走出去的时候,作为先行军的汽车行业要如何扭转颓势,甚至在“走出去”中充当领头军,仍是一道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