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学增赵珊 核心提示|昨日,2015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年会郑州(春季)会议开幕,原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出席并发表演讲。在当新闻发言人时,王旭明以敢说、能说著称,许多次还从新闻发言人变成了新闻当事人。昨日,已投身出版业的他不改本色,针对目前国内“语文”教育的问题侃侃而谈,抛出很多新观点。 观点1 语文教学是当前最突出、最主要的问题 “我们中国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演讲刚开始,王旭明问。 “在很多外行人看来,可能是师资问题,是‘学院变大学’的问题。”但他话锋一转说,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其实是教育内部本身的问题。 “我们有钱也有楼,但是质量为什么这么低呢?”他认为,这是因为教学自身出了问题,而这种自身的问题必须用教学的办法来解决。但目前国内教学上的偏离和失措,让已经存在的问题在继续。 王旭明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当前中国教学里面存在最突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观点2 教学中假语文太多 对于目前语文教学的问题,王旭明直指“假语文太多、泛滥”。 语文怎么还有“真假”之分?王旭明现场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提到读书重要性的问题。”他看到好多教材或教辅上都提到,一个说闻一多爱读书,结婚当天客人们都来了却找不到新郎,原来他在书房看书;还有一个是5·12汶川大地震,大家都在跑,发现一个孩子用手电筒照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是一本书。 “这些就是假语文呀!”王旭明说,第一个例子很可能是胡编乱造,即使真有这样的事情,那也说明他不懂人情、礼仪,第二个例子更不可取,生命都受到威胁了,还顾得上读书?类似这样的“语文”大量出现在语文教学当中,很多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观点3 很多人逐渐失去表达的欲望和能力 “现在我们的说话能力可能已经退化到新中国成立后最低的水平了。”王旭明说。 为了说明不是“危言耸听”,他举了自己亲身碰到的一个例子。“前不久,我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我前面一位曾获得过演讲大赛的冠军,就在我准备自己的话题时。这个人突然把我的笔拿走了,紧跟着就要把我的本子也拿过去撕,估计要准备写点什么。”王旭明表示自己当时很“错愕”。 “跟他一样,很多人在真实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没法好好说话了。”王旭明表示,另一个极端是网络。现在但凡有点社会热点事件,如果去网上看评论和发言,会发现真正符合逻辑的、心平气和进行说理的几乎没有。 观点4 语文也得考听力和说话 无论是哪个学科,在现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考试都是每个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围绕各类考试的改革正在进行,其中方向之一就是“英语比重降低,语文比重提高”,王旭明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仅仅比重提高还不够,未来“考查成分丰富”也应该考虑。 “语文不能光考笔头,150分都是让答卷子。”王旭明认为英语都考听力,语文为什么不考?所以他呼吁语文考试要听说读写并重,要增加听力和说话的测试。他认为,这才是“真语文”教学应有之义。 对话王旭明 教育应该回归到本来面目 记者:2015年教育的“新常态”是什么? 王:我认为教育的“新常态”是回归,而不是创新。比如说语文,就要回归到“听说读写”最正常的渠道上来,而不是只要一张卷子。教育现在更需要的是回归、平静和踏实,而不需要运动、创造和花样。 教育的本来面目,就是踏踏实实做教育,而不需要那么多的论文、评比,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太热闹了,这就是我理解的也是我所期待的教育“新常态”。 记者:语文对于学生而言,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王:语文不是只写几个字,只读几篇文章,“真语文”是对人生的培养。比如说“接人待物”,就要用到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其实就是提高人生能力,语文好,就能活得好。 记者:您认为学生的作文该如何学如何写? 王:对于高考作文,我觉得应该是“大作文”和“小作文”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写微信、微博,要会用100多个字表达思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语文能力,包括会写诗。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诗史是最长的,但我们现在高考不允许写诗,今年北京就有一个突破,在微作文里允许写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不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写诗,但至少不能反对学生去写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