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成为热词,始于今年3月份的那场航空意外。此后不久,公众听到更多的“失联”消息,不是来自MH370,而是官员。所有失联官员中,河南洛阳副市长郭宜品,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郭失联后一个多月,才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失联的背后,则是舆论和公众的各种猜测和质疑,比如他与开发商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再比如,此前警方曾悬赏500元寻找郭的下落。昨天现代快报报道称,郭宜品已被抓获。然而有关郭的消息并未就此终结,更多谜团有待解开。 2010年3月,河南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44人死亡、6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2728.4万元。时任伊川县委书记郭宜品,仅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此,昨天中国青年报刊文,在该特别重大事故中,“郭宜品通过关系联系了某高官之子,涉嫌送上千万元以保住乌纱”。 这则消息,再次成为网友关注焦点。消息确实吗?某高官到底是谁?上千万的钱是哪来的? 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多数人相信消息的确切性。很多网友甚至将某高官与已落马的一只只“老虎”相联系,还有网友推测,这或许是另一只“老虎”被打的前奏。 对于郭的一路升迁,昨天新华社评论提到,“十八大以后,中央对公正任免干部的决心显而易见,要好好查一查郭宜品受到处分后仍然一路高歌猛进背后的原因”。 对官员问责,不能像金箍棒可大可小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治宇:失联副市长“涉嫌送上千万元以保住乌纱”的消息如果属实,可从官员问责、舆论反腐和行贿手段三个角度解读。 首先,现行官员问责制度,是以党内文件形成并存在的,并未上升到法律角度。其弊端是什么时候启动,启动到什么时候, 往往是组织说了算,由于缺乏细则, 最后成了某个领导说了算。问责制,可能成官员手中的金箍棒,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这可能导致几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影响恶劣,群众反应强烈,如果某官员没有什么背景,可能很快被问责处理,所谓问责大棒“重重拿起,重重放下”。一种是不正常的:事件虽然重大,但是官员有背景,问责起来,“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或者是“重重拿起,重重放下”,但是过了一两年到另外一个地方“复出”。官员问责制一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很多官员就可以“带病提拔”,一路升迁。因此,从法律层面来规范和细化,应成为推进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方向。 郭行贿的高官是谁?公众都在疑惑,媒体披露这则消息,已属不易。或许案件还在侦查,很多细节还不便披露,但是新闻媒体参与反腐,足以见得监督空间比以往大了。这是好现象,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相关细节被媒体公开。 通过高官身边人行贿,已屡见不鲜,官员借此可以规避和降低法律风险。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这些领导身边人都是选择。从法律层面来看,如果消息属实,郭涉嫌的两个罪名是明确的:一是行贿,二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当然,这还有待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调查认定。 现代快报记者 曹玉兵 采访整理 官员“失联”前必有监督“失联” 郭宜品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他失联前,对于他的各种监督早已失联,正因为升迁之路,权力使用等问题上的监督失联,最终让他走上不归路,导致失联。首先,失联官员的权力使用监督失联。郭宜品之所以会失联,就在于其深陷于腐败的泥潭之中。早前媒体报道与他一起失联的还有当地房地产商,据称郭宜品涉嫌受贿500万。如此一个权力滥用的官员,却在2011年8月由洛阳市纪委、市监察局主办的“向人民述廉”节目录制活动中,其个人述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项满意度均为99.2%。这足见某些部门搞的廉政建设和群众监督,不过是花架子。 其次,失联官员的升迁监督也已经失联。2010年3月,河南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事故,问责时郭宜品仅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据称,郭宜品通过关系联系了某高官之子,涉嫌送上千万元以保住乌纱,后来更是荣升为副市长。这充分说明,郭就是一个“边腐边升”的官员,表面上讲,各级组织部门已经建立防范“带病提拔”的机制,但这种机制在领导“口含天宪”下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再次,失联官员的日常监督也处于失联状态。郭宜品在失联之前,有关部门其实已经早掌握了其腐败的线索,也在展开调查。更让人惊异的是,洛阳市另一县城的政法部门官员曾在郭宜品失联前与其见面,这就可能涉嫌通风报信了。如此监管失联,官员不突然失联才怪呢? 江西 杨涛 跟帖 屯如磐如:不是说涉嫌受贿500万吗,哪来的千万元送礼? 江苏网友:想知道高官之子是谁? 含笑198:如有罪,会查的,当然也会公布。相信对腐败零容忍。 河南网友:郭宜品一人有那么大的能量吗? 蒲昭益:哪个级别的高官能摆平? 北京网友:这么大的事故死40多人,送多少钱多大的官能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