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农民企业家20年捐3千万 长期资助41名残疾人
2014-09-25 12:3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2人参与分享到
河北农民企业家20年捐3000万长期资助41名残疾人
生活在唐山市康复村里朱德芹,因为唐山地震高位截瘫。 王天译 摄
河北农民企业家20年捐3000万 长期资助41名残疾人
王世民和他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们一起过中秋节。
中新网唐山9月25日电 “我们从社会上获得经济上的积累,理所应当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贫困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谈及20多年里自己为公益事业捐款3000多万元、长期帮助41名残疾人的事迹,河北省唐山市农民企业家王世民如是说。
王世民长期救助残疾人的故事,曾被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唐山见到了这位已经身家过亿的农民企业家,熟悉他的人依然觉得他是个“农民”,身上有割舍不了的“土”气,以及中国农民身上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与唐山残疾人结下不解之缘
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一条西裤,一双穿了很久的皮鞋,憨厚如老农的面容,这样“土气”的外表很难让人想到王世民是一家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捧着一杯白开水,王世民讲述了他的经历。
他出生于1954年,6岁的时候,母亲改嫁到了唐山滦县安各庄镇小营村。他的童年,在继父的打骂和父母的争吵中度过。
因为受不了继父的殴打,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王世民住到了亲戚家的一间土坯房里,开始独立生活。王世民只念完小学,十几岁的他就开始在村子里的生产队劳动。劳累、饥饿是他最深刻的记忆。
1970年,16岁的王世民报名参军。1978年,他转业回到唐山,成为原河北省机械化施工公司的一名工人。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王世民开始谋划下海做生意。他曾搞过运输,卖过二手车,后来曹妃甸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始大规模建设,王世民开始承接吹沙造地工程。喜欢钻研的他用土方法设计的绞吸船比唐山市进口的专业船只效率还要高。王世民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他公司净资产已经达上亿元。
王世民和他的残疾人朋友结缘是在1990年。那时,王世民曾在唐山市残联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唐山市的残疾人很多,我有创办公司的经验,就开始帮助残疾人创办企业。”据王世民介绍,他帮助残疾人创办了23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安排数百名残疾人就业。从那时起,王世民与唐山的残疾人群体结下了不解之缘。
坚持资助残疾人成其“亲人”
王世民后来离开了唐山市残联,但他对残疾人的帮助一直没有停止过。20多年来,王世民坚持资助41名残疾人,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从未间断。
今年60岁的朱德芹和王世民已相识22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她和丈夫均被砸成高位截瘫,“1992年的一天,我丈夫王保占坐着轮椅去买东西,路过一段上坡路时,特别费力,正巧王经理经过,就帮着把轮椅推到了坡上并一路把我丈夫护送到家中。”朱德芹说,王世民告诉她丈夫,家中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朱德芹说,相识不久,她的丈夫王保占就患了癌症,王世民知道后,帮助他们联系医院,支付医疗费用,并买来昂贵的进口抗癌药物,本来被医生认为只能活3个月的王保占,直到1996年才去世。
“丈夫临走的时候,王经理拉着他的手说,病咱们是治不好了,你放心地走吧,弟妹这不用你操心,我保证和你在的时候一样。”朱德芹红着眼圈告诉记者,20多年来,王世民一直践行着这句承诺,就像亲人一样帮助她。
在朱德芹的家中,空调、电视、洗衣机和冰箱一应俱全。“这些家电大部分都是王经理买来的,他工作忙,但每个月他都会让他的妻子过来看望我。”朱德芹说。
今年62岁的苏保琦在唐山大地震中腰被砸断。1997年,苏保琦来到王世民创办的一家助残公司上班,“他主动过来和我聊天,得知我的情况后,当场就给了我2000块钱,那时,我一个月才挣200多块钱。”苏保琦说,在王世民的帮助下,他经营起了自行车维修铺。
“后来孩子考上大学,王经理每年都会让人送两次钱来,最多的一次给了6000块钱。”苏保琦说。
由于王世民资助的残疾人太多,经过协商由苏保琦和朱德芹等4人组成小组,每个月王世民将近2万元钱交给他们,分成300至600不等的红包,发给41名残疾人。多年来,这笔钱一直都是雷打不动,按时发到他们手中。并且逢年过节,王世民都会带着米、面、油等东西来看望这些残疾人朋友。
“他就是忘不了我们这些‘瘫哥们’。”苏保琦说,“今年王经理和我们商量,想多帮助一些残疾人朋友。”
挣钱不为赢利而为体现价值
“王经理是个特别低调的人。”一直受其资助的残疾人李冬梅说,“我们打心里感激王经理,但是无论是什么表彰会,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都是一笑而过,从来不去。”
王世民不仅为人低调,而且特别细心,“他在生活上的一些细节对我们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这些年好多残疾人都换了残疾人电动车。王经理定期让公司员工过来,帮我们修车、换电瓶,偶尔我们自己出去修车,他也要坚持给我们报销修车费。”李冬梅说。
王世民的低调,体验最深的应该莫过于跟随他近十年的司机李勇了。在李勇眼里,王世民不仅低调,而且过于“寒酸”。
据李勇介绍,王世民的座驾是一辆开了十多年的老款奥迪轿车。一年四季就是那么几件衣服,蓝色的旧西装,里面是一件红色的毛坎肩,坎肩上还有破洞,里面套着皱巴巴的衬衣,看上去和一个不修边幅的农民没什么区别。
李勇告诉记者,王世民不仅对穿着毫不在意,就连吃饭也是“随遇而安”。“公司的工地很多,每到一个工地,吃饭的时候,他都会到工地的食堂里和工人们吃大锅饭。平日里工作忙,需要各地来回奔走,为了赶时间,他往往是从路边超市买个面包,倒杯热水,在车上将就吃点。偶尔需要住宿,他也是只开一个标准间,我们俩一起住。”李勇说,相处7年,他对王世民的“寒酸”依然有些难以接受。
李勇曾为王世民算过一笔账,“他给家乡修路,买健身器材;为贫困山区出资修学校;帮扶残疾人、困难家庭;20多年已经捐出了3000多万,但是他对自己却很苛刻。”
“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又当了好多年兵。我知道农民不易,国家也不易,自己够吃够穿就行了,钱挣得再多,那都是社会的。我经常告诉公司的员工,我们不是为赢利而挣钱,是为了发展社会事业、体现价值而挣钱。公司发展了,自然要为社会多做些事。”王世民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