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承认“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就相当于一个居民在自己的小区里放了个屁”是句气话,但仍然坚持尾气排放不构成雾霾的主要因素,用不着过分担心。因为,我们就必须讨论一下尾气究竟是否构成对公共健康的威胁。 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潘涛对崔永元的说法已经进行了回应:单独一辆大货车的排放确实比一辆小车厉害很多倍,但总排放量跟小车还是没法比。小车每一辆的排放少,但车的数量太大,加起来就构成很可观的污染。美国环保署基本也是这样的观点。 其实,即使是单独一辆小车,其尾气之毒害也不可小视。在七十年代以前,吸私人车尾气是西方很流行的一种自杀方式。办法很简单:把车开进车房,把车房门窗关上,让车保持启动状态,空转一会儿,人就死了。七十年代后,政府规约和技术进步使尾气排放的毒害大减,这种自杀方式已经很少见了。但这恐怕并非是因为同样的方法不再导致死亡,而是不那么立竿见影了。想用尾气自杀的人,恐怕要在车房坚持很长时间,实在太痛苦。事实上,美国仍然不时有一些尾气所造成的死亡事故的报道。比如一群年轻人冬天开车出去派对,回家意犹未尽,关在车房喝啤酒,因为气温太冷而打开车的引擎和暖气,结果全死在车房里。最近在网上还看到一段讨论,有位网友车停在一间独体车房中,冬天时希望把车房门窗关紧,人在外面用遥控启动,问大家这样是否足以把车房里的老鼠都杀死 当然,有关专家依然不断警告:即使是车房门窗打开,把车留在那里不关闭引擎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甚至有研究指出,大部分在车房尾气中毒死亡的事故,是在门窗敞开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大概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意识到尾气在门窗关闭的车房中的危险性,知道要打开门窗,可惜仍然低估了尾气的威力。 你不用有太多的科学知识,从这些生活经验中就应该知道尾气的毒害。即使在户外环境中,对尾气也应该倍加小心。美国有些公立学校就有规定:家长接送孩子,如果车在学校车场或路边停留几分钟以上,就必须关掉引擎,以免伤害其他孩子的健康。有关的研究报道和政策在网上随处可见。我自己家坐落在山林中,院子有12500多平米。即使是这么空旷的地方,有时出门忘了东西回去取,车的引擎没有关掉,两分钟后再开车门时就觉得呼吸挺难受。中国的油质水平低,还有许多不合格车辆,汽车排放的毒害物质就更多。拥堵严重,大量车辆在公路上长期空转等待,更是雪上加霜。美国有研究表明,空转的车,比起以正常速度行驶(时速48公里)的车来,排放要高二十倍。可以说越堵越污染。以我在北京的经验,虽然总体空气很糟,但每次走近主要交通干线时,特别是那些拥堵的道路边时,呼吸都明显变得困难起来。许多骑车的朋友,恐怕也是深有同感。想想看,这么拥挤的城市,高层林立使得空气流动不畅,几百万辆车的尾气在这种条件下释放到已经污染很严重的空气中,难道就相当于一个“屁”吗? 其实,尾气还远非汽车所释放的唯一毒物。油气蒸发在车辆运行中是每分钟都不断的过程,未必全走尾部的排气管。在车窗紧闭的状态下长时间通勤,就会吸收大量这样的毒物。如果是破旧的汽车,有些部件略有坏损,不及时修理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然而,在拥堵的大都市,打开车窗想透口气,也是对着其他车辆的尾气。另外,我过去已经撰文介绍,车的闸皮、轮胎,在使用时都释放着大量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空气,而且通过雨水冲刷进入水源。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相关汽车部件材料都有严格的规约。中国的公众,则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 开车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我并非一味反对开车。事实上,我自己也开车,每周上班两次长距离通勤,来回要两个多小时。但是,对于开车所带来的危害,公众必须有着清醒的意识,然后才能理智的进行公共决策,相关的法规才可能推出。中国刚刚经历了进入汽车社会的亢奋,对于汽车所带来的环境危害,意识还相当淡薄。近几年来,经过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更因为都市雾霾的日趋严重,在这方面的公共意识急剧上升,政府也开始有了紧迫感、着手研究对策。这本来是个良好的开端。遗憾的是,崔永元在这个节骨眼上,滥用自己的公共话语权,无视一下基本的科学和生活常识。他的言论本身,如同汽车尾气一样,已经构成公害。我们对此当然不应该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