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国足将迎战泰国队,从1比5的“意外”,到前不久亚运会中输给泰国队的不“意外”,折射出的是中国足球的退步,不仅仅是足球,而是整个三大球已经拿不出手了,这次亚运会的成绩就是证明。 老邪我在4年前的广州亚运会后就说过,三大球的衰落是中国体育的全盘**制所致,结果“不幸”被言中,三大球在这次亚运会中几乎可以说颗粒无收,今天我再把四年前的这篇博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咱们再冷静地看一下,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要反对**制的体育体系?看看3大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知道了。尤其是曾经有过优势的女足和女排。一个没有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为基础的,国家砸钱少数“体育特种兵”埋头苦练攻关的体育体系,只能在那些非主流项目上摘金夺银,靠的是国家打个人、有钱打没钱、专业打业余。主流化市场化职业化项目,全完蛋。 团队球类项目和田径、游泳这些主流项目基础项目,人才的成长周期、成长规律、成才概率,不是那些非主流奇技淫巧项目能比的,不是国家砸钱圈养一群人苦练傻练不计成本拿钱堆就能堆出天才和一个整齐的团队来的。需要的是参与这些运动的青少年的人群基数。天才的诞生是有概率的。所以,我们的三大球越来越完蛋。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是体育局系统的高官自己亲口说的:三大球面临人才匮乏的危机。 从1996年的奥运银牌、1999年的世界杯亚军到2010年亚运会,短短11年,女足连亚运会奖牌都拿不到了……还有女排、女篮,再看男篮,男排…… 中国体育的全盘**制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损害,反过来损害一线竞技体育成绩,损害基础人才储备的不争事实,在这些曾经有过优势的团队项目、基础项目上,反应最为强烈。 北京奥运那么大的主场优势,51块金牌、排名第一、压倒美国;但是,三大球和手球曲棍球棒球等等都算上的团队球类项目,全军覆灭,甚至不如1996亚特兰大和2004雅典奥运,已经充分说明了**制的死穴所在—— 这一体制,只善于搞小型、小个儿、小人群基数、小孩儿就开始专业化训练(在国外很难做到,因为家庭观念不允许,法律不允许把5、6岁的孩子送去接受每天超常时间的专业苦练)、市场价值小的、世界范围内对手竞争力小的项目,集中一些人花着政府拨款搞科技公关式的苦练,类似于一支国家投入的以为国争光为使命的体育特种兵,各方面保障优先,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方法、训练条件都是世界第一,不是职业运动员胜似职业运动员,吃国家俸禄不用担心生活,不用考虑训练成本,于是,不拿世界第一当然就是失败。当然,拿了也跟老百姓的体育段炼生活健康没什么关系,因为多数这类项目,对老百姓来讲就是“奥运版的杂技表演”,平常是没有人有兴趣和有条件去玩这些的。说白了,这些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玩起来也能玩的起的项目。乒羽除外。(有人会说:乒羽段炼也得花钱啊!也是**训闷鸢。『⒆用怯幸涤嗤娴穆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