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金融时报》4月14日发表了题为《美中如何治愈“相互依赖症”?》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在有些人看来,美国和中国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双方争夺工作岗位、技术、航道,最终争夺控制权。在另一些人看来,美中是共生关系,中国是生产者,美国是消费者,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环保法规,美国提供技术、知识和品牌。
耶鲁大学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美中更像一对结婚多年、急需婚姻咨询的夫妻。他用了“相互依赖症”这个词,这个心理学词汇指的是一种本身就不稳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恶化的关系。这一观点(他认为只是略显牵强)构成了他的新书《不平衡:美国与中国的相互依赖症》的副标题。
上周四,罗奇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美国一直是“终极消费者”,中国则是“终极生产者”,美国陷在与中国的不健康关系中无法自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历滞涨,生活水准原地踏步。但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加上美国“坚定的促增长”货币和财政政策,推迟了清算日的到来。美国消费者继续想买就买,并通过股市投资和抵押贷款再融资将资产泡沫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有些东西必须改变。改变的导火索就是2008年的雷曼危机。罗奇认为,自那以来,美国只是在试图重启旧机制,中国则开始寻求改变经济模式。用经济学的话来说,美国尝试的是在一个泡沫之上再吹起一个泡沫,中国则在戒除依赖出口的旧习。用婚姻咨询的话来说,中国正在开始新的生活,而美国将陷入孤苦的境地。
至于美国对市场解决方案的绝对信任,罗奇表示:“我们的战略来自亚当·斯密,但我不清楚他是否还跟得上时代。”光靠“看不见的手”已经不够了:必须缩减赤字,说服美国家庭加大储蓄,并将储蓄转投入基建和培训中。他不太赞成搞量化宽松,在他看来,那是“把问题拖到以后解决”的又一例证。
中国也需要改变。它需要减少生产、增加消费,需要开始在国内消化更多的本国储蓄。罗奇认为,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正在朝目标迈进。他表示:“中国步入正轨了。”他提到一个事实:去年,中国服务业规模首次超过制造业。他还认为,对中国债务泡沫的担忧有些过头。他表示,中国总体债务水平仍然只有许多发达国家的一半。
不管有没有页岩气,罗奇都为美国感到担忧。如果中国不再将过剩的储蓄送往太平洋彼岸,美国将如何应对?他的“噩梦”是,美国届时将发动毁灭性的贸易战,这只能进一步恶化形势。
分享到: 1 【关闭】【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 刘小军 ]
集成阅读
美经济学家展望今年美国经济 称走向仍将低迷
美国制造业上半年逆差缩小 竞争力正逐步恢复
美媒: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即将结束
美媒:现在是美中互换角色的时候了
日媒称日不能再依赖日美同盟 需在中美间中立
华尔街多空双方激辩中国经济
波兰致力于能源多样化 意欲摆脱对外能源依赖
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转换的原因分析
近4成加拿大人退休生活依赖自有住宅升值
坚定的信心 积极的信号 更多的利好——海外人士...
热点推荐
陈一冰向留英未婚妻浪漫求婚成功
刘晓庆酒井法子 揭明星狱中生活状况(组图)
倪萍晒二十岁时美照
蔡少芬为张晋落泪
国际安徽14干部任前公示一周干部任免盘点"公示公告"上线西双版纳:放飞孔明灯 喜迎泼水节
智利山火 近万人疏散
组图:张晋金像获最佳男配角 蔡少芬哭成泪人
俄与西方国家就乌克兰局势激烈舌战
曝董卿已停薪留职 将赴美国商学院学习
《一代宗师》囊括12奖项 成香港金像奖最大赢家
东部多地政府楼被占 乌急调兵反恐
新华网首页国际
频道推荐
外国人参加朝鲜马拉松
桑兰:只为做一个母亲
邓紫棋集齐歌手金鱼嘴
葛大爷追过的冯女郎们
美撑日解禁“自卫权”饮鸩止渴
如何才能让巴以和谈得以继续?
美日抱团给东亚麻烦打上死结
英报:中美如何治愈“相互依赖症”
黑龙江一列车发生脱线
智利火灾百余房屋被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