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 格力电器(24.090, -0.57, -2.31%)董事长董明珠的执着和豪迈再次让国人惊叹。为了达成进入新能源汽车业的目的,在力主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银隆新能源)失败后,被网友称之为“董小姐”的董明珠毅然决然的以个人名义入股银隆,奉上所有家产的同时,还以个人商誉获得王健林、刘强东等朋友圈大咖的追投。 但违背常规的是,这场称得上是商界一段佳话的事件至今仍无官方声明。银隆煞费心思组织的所谓“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不过是用来证明董明珠决策英明性的“银隆价值分析大会”,既没有公开的现场签约仪式,也没有提前告知到场媒体这场投资的存在。唯一的消息来自于中集集团(14.690, -0.16, -1.08%)发给寥寥几家媒体的新闻稿中:中集集团、大连万达集团、董明珠个人、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和个人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而随着王健林“5亿元小投资”的曝光,董明珠投入了全部10亿元身家的消息也开始传播。这10亿元的推测很大程度来自于格力收购银隆方案中披露的董明珠个人认购额。显然10亿还是那个10亿元,董明珠只是换了种方式投向银隆。 但这一次,董明珠超出常规的以自然人入股银隆的投资逻辑带来的,是对这场不透明交易的诸多疑惑,以及对银隆技术价值的质疑。投资界的观点普遍认为,虽然董明珠对新能源的前景预测没有问题,虽然董明珠将其反对者斥为“鼠目寸光”,但这确实是一场风险投资。 必须提醒的是,作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有些东西不是董明珠想买就能买的。“她的投资可能需要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决议,甚至还需要母集团和国资委的批复”。证券界人士表示。 早已准备好的10亿元 在进入电梯离场前,董明珠大手一挥冲记者喊出的“全部!我全部的资产都投了进去”让外界遐想之余,很快有多个渠道传来消息:董明珠个人投资约10亿元,获珠海银隆约7.46%的股权。 在30亿的投资中,当天主动披露消息的中集集团只出了2亿元,占比约为1.5%。加上王健林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的5亿元,以及外界所传的投资额少于王健林的刘强东的投资额预估,还有约20亿的投资没有着落。 事实上,10亿元并非臆测,甚至可能是董明珠的最低投资额。早在今年8月格力披露收购银隆的方案时,董明珠就已经做好了将10亿个人资产用在银隆身上的决定。按照该方案,格力电器拟以130亿的价格收购新能源汽车公司珠海银隆。同时,向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8名认购对象定向增发6.4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0亿元,作为配套资金。在认购的8名高管中,仅董明珠一人就出资9.37亿元认购。增发完成后董明珠持股比将从0.74%上升到1.3%,跃居公司第四大股东。 虽然最终的定向增发未能成行,对于董明珠10亿资产的来源,业界已经做了多次计算。基本共识是,其主要来源于董明珠手中的格力股权的分红。在增持之前董明珠已经持有格力4428万股,占比0.74%。有分析称,以2015年为例,每股分红1.5元就是6650万,根据格力电器历年的分红记录,从2008年至2015年,董明珠可以获得的分红约2.08亿元,再加上股息,总回报更为可观。 值得一提的,董明珠对格力股权的增持一直没有停止,在2009年2月最后一次通过股权激励将所持格力股权增持至940万股之后,从2014年3月开始,董明珠开始通过竞价交易实施密集的增持行动,在2015年9月一个月内实施了13次增持,股权总数达到4382万股;2016年1月14日到2月5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董明珠又实施了9次增持,将其持股额增至4428万股,最近一次购入格力股票是在2016年9月23日,以21.49的价格增持2万股,持股额上升至4430万股。虽然这些增持行动伴随着防止格力重蹈万科覆辙的目的,但也确确实实让董明珠的身家资产不断提升。以12月19日格力24.16元的收盘价计算,董明珠的持股市值已经超过10个亿。据悉,这部分股权均未质押,而一旦进行质押,将轻易为董明珠筹集到其需要的资金。 除了股权的投资收入,董明珠的年薪积累也是其收入的另一大来源。根据格力从2005年开始公开的高管年薪信息可以统计出,过去11年间,董明珠在格力任职期间至少取得3702万元薪酬。其中2014年最高时达到720万元。 虽然格力收购银隆案付之东流,但10亿元还是10亿元,董明珠只是换了种方式投向了银隆。这也印证了此前董小姐再三强调的“格力不做,我一定会做(新能源汽车业)”的宣言。 银隆价值争议 “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里面去,因为我看到它是未来对我们中国制造将起到成为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一条必经之路”,尽管董明珠多次公开宣称银隆寄托了她中国制造的强国情怀。但在其一掷十亿后,一场关于银隆价值的争议已经开始。这场争议首先聚焦在银隆钛酸锂电池技术的先进性上。 钛酸锂电池一般是指由钛酸锂做负极的动力锂或储能电池。与其他类型的动力电池相比,钛酸锂电池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优点是安全稳定性好、快充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等,因此多用于电动公交项目。12月19日人民大会堂“银隆投资论坛”的参会人员就是坐着银隆打造的“北京牌”电动观光车抵达会场的。 钛酸锂电池的缺点是能量密度低和成本高。“钛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到磷酸铁锂电池的一半,其锂元素的利用率也不到磷酸铁锂电池的一半,这不仅造成了锂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导致钛酸锂电池物料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钛的成本较高,钛酸锂工艺等问题也亟需解决。目前三元-钛酸锂电池的成本大约是三元-石墨电池的2-3倍,高昂的成本限制了钛酸锂电池装车时的用量,这是该技术路线的客观短板。”电池中国网相关人对记者表示。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动力电池十三五纲要,还是科技部新能源重大项目规划中,高能量比都是国家支持的动力电池发展方向。而王健林也公开表示,其5亿投资并非投向银隆的电池,他看重的是储能业务的前景。 由于比亚迪(50.180, -1.20, -2.34%)和宁德时代先后公开表示钛酸锂电池不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业界开始质疑银隆电池技术的先进性。鉴于此,在人民大会堂热闹散场后的一周后,珠海银隆方面开始向媒体广泛发送标题为《主流岂是评判动力电池的唯一标准》的反击文章,称“钛酸锂电池能实现3万次循环,是普通锂电池的三倍,拥有30年使用寿命”。目前特斯拉的电池是700次循环寿命。在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的演讲中,特斯拉起火也成为证明钛酸锂电池优越性的有利例证。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专家认为,这些只是实验推断,并没有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支持。 而针对能量密度低的短板,该文称银隆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相比上一代成本下降了40%,能量密度提高了60%。并呼吁给科技一些时间。 对于银隆电池是否适用于乘用车,魏银仓曾表示,“银隆不急于做乘用车,先把公交车、运输车做扎实。”但是,无论是魏银仓还是董明珠,都没有否认造新能源乘用车是银隆的主要目标。 更为敏感的是,随着董明珠和王健林的入股,银隆即将IPO的传言也再度传来,造电动乘用车被认为是IPO的重要融资宣传点。这也成为业界对银隆电池技术前景产生质疑的重要催化剂之一。 董明珠的投资再次引发的还有对银隆的股东构成和市值波动的疑惑。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7月,魏银仓以3.25亿元收购了美国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53.6%的股权,2013年,珠海银隆开始量产钛酸锂电池。从2015年底到2016年初,包括北巴传媒(13.720, -0.46, -3.24%)、众业达(13.290, -0.22, -1.63%)新能源,以及中信证券(15.990, -0.17, -1.05%)、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北京公交等20家品牌企业相继注资银隆,导致其股东构成极为分散。 “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从事新能源产业的机构,他们根据什么来确定银隆公司的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北京公交集团,作为银隆公司产品的主要购买者,他们参股这家公司,还指定采购银隆公司产品,这是典型的关联交易案件。”上述行业专家表示。 在董明珠几乎是“斗气”的投资行为下,银隆市值的波动同样引发关注。银隆之前在格力电器全资收购时估值为130亿,而这次董明珠等个人和企业增资30亿后估值为134亿。也即未增资前老股东市值降到104亿,相比之前降低26亿。对此,上海灵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奚正剑指出,之前为全资控股型收购,这次为战略性增资。“之前为全资控股式收购,有股权溢价很正常。而这次为战略性增资,且以现金入股,相比增发股票有个折扣也正常。此外,董明珠带来了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所以原来股东股权价值有所下降也正常。”因此,银隆的估值前后有差别,但并不奇怪。 谁的未来? 由于缺少经典的先例,所以董明珠投资的合规性目前仍鲜有探讨。对此,奚正剑指出,银隆与格力电器的现有业务尚无重合,并不涉及竞业限制,因此董明珠的个人投资并无违规,除非董明珠此前与珠海国资委、格力有相关限制性的约定或承诺。 果睿投资创始人虞涤新表示,如今董明珠已不再是国有控股的格力集团的董事长,只是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而格力电器中格力集团所持有的股份并不大,还不到20%,不具备足够的话语权。因此,董明珠的对外投资,完全属于个人行为,也符合市场的相关规定。 但证券界人士王亚飞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格力集团占股不到20%并不意味着没有话语权,“有些时候,在央企内部占股比例只有1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小股东,能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目前业界普遍认同格力电器是珠海市属国有企业性质。王亚飞认为,董明珠的投资可能需要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决议,甚至还需要母集团和国资委的批复。 与合规性相比,业界更关注的是,董明珠投资银隆是为了格力,还是作为自己离开格力后的下一个奋斗领域?对这一命题的疑惑表现在,伴随银隆即将上市传来的,是董明珠为退出格力做准备的传言。 公司治理专家、上海思治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潘跃新也倾向于董明珠会退休专职银隆。以目前董明珠“我对银隆的合作和支持绝不停步”的宣言,以及魏银仓公开表态,“银隆可以全资交给董明珠管”来看,董明珠不可能仅作为银隆一个无足轻重的普通股东。但问题在于,格力电器的董事会和股东会不会接受董明珠到其他大型公司担任总经理,银隆作为一个估值100多亿的大公司,也不会接受董明珠的兼任。“而一旦退休后,作为一个自然人股东,她可以接受银隆的高管、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只要其他股东例如王健林等人愿意支持。” 所有这些都只能在董明珠个人入股银隆后,是否还会着眼于格力未来的表态中寻找答案。显然,“董小姐”是想到了这一点的。“格力电器的发展也需要电池,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需要,那就是智能”,并称“电动车的空调谁敢用?银隆给了我们机会”,这也被认为董明珠入股银隆的很大原因是为了给格力未来的发展寻找另一个支撑,格力与银隆在未来必将有业务合作和交集。 显然,这样的资本与业务关联让格力与银隆的未来,更让董小姐的个人权利版图陡增复杂性。 神秘的第四位买家 就算解除了以上疑惑,这起增资行为仍有一个难解的迷。那就是如果董小姐的10亿元投资额做实,那么董明珠、王健林以及中集三方投资总计只有17亿元,对银隆30亿元的新增投资中还有13亿元的缺口。由于京东刘强东对银隆的投资中更大成份同样是对董明珠的友情赞助,与银隆也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物流车的购买合作上,而业内人士也表示京东的投资额并未超过王健林,这意味着将有近10亿元的投资额由第四位新股东——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公司来承担。 但是,网上关于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公司(简称“燕赵汇金”)的信息几乎为零,记者查阅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发现,这是一家于去年9月14日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今年4月25日刚获得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投资管理、项目管理和资产管理。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刘伟浩,今年4月5日,股东发生变更,由尹立赛等5名自然人变更为现在的董瑞訢,公司性质也由“投资或控股公司”变为“独资”。关于董瑞訢并无任何公开资料可查询。 与燕赵汇金唯一的相关信息是另一家名为“北京合益兴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刘伟浩同样是该公司的法人,同时还是投资人,该公司监事也与燕赵汇金是同一人。该公司在今年3月成立,主要从事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以及广告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有多种可能性存在,一是拥有雄厚资金背景的北京燕赵汇金确实以私人大金主的身份向银隆投了约10亿;第二是董明珠的投资额高于10亿,抑或是刘强东的投资额高于外界猜测。银隆魏银仓“银隆可以全资交给董明珠管”的表态也让业界预测董明珠的全部资产应该会高于10亿元。但也有观点称银隆股比构成极为分散,如果占有5%的北巴传媒就已经算是大股东,那么董明珠以10亿元7.5%的股权获得较大的话语权也无可厚非。 无论最终水落石出的答案是什么?无论银隆这艘新船能否按照董明珠预想的方向行驶,这起交易都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大投资初期的经典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