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 Charlie Custer 是 Tech in Asia 的专栏作者。在本文介绍融资额大小与公司好坏的关系。 对于融资领域来说,上个周是疯狂的一周。如果你这个周都在忙工作,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我可以快速地和你介绍一下:1月19日,中国的团购公司美团-点评融资 33 亿美元,创非 IPO 融资轮历史新高,之前的记录由滴滴快的去年创造,融资金额为 30 亿美元。 33 亿美元确实是一大笔钱。这比马尔代夫(和很多其他国家)的整体 GDP 都高。从字面上说,美团融到的资金金额相当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收入。这真的是很疯狂的。创业公司在融资上的态度也是疯狂的。 所有这些表现都可以简单归结为:融资金额越大越好。如果一个公司能融到 500 万美元,那么它一定比融到 100 万美元的公司好,因为 5 比 1 大。如果一个公司融到了 5000 万美元,那么它的竞争对手至少要融到 6000 万美元。因为他们的融资额需要比 5000 万美元大。显然,并不是行业内的每个人都相信这种愚蠢的哲学,但是如果你在看这篇文章,我相信你知道谁会有这种逻辑。坦白说,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有时会被有些公司的融资额所误导。 当然,这种想法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关于融资额越大公司越好的言论是错误的。融到 1000 万美元的公司并不一定比融到 500 万美元的竞争对手公司更好、更强、更有价值。公司需要融到更多的资金,可能是因为它的业务效率低,烧钱的速度比较快。或者这家公司更擅长找到竞争对手——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技能,但是这种技能不能用来预测公司业务的最终价值。 第二,融资额越多越好的谬论实际上是鼓励性的话。竞争性创业公司选择融资 1000 万美元的另一种原因是它只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一点。当然,如果你真的不需要钱,为什么还要去融资呢?你可以说虽然你融到了 1000 万美元,但是你并不需要这么多。亚洲的创业公司圈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揭露了很多中国的公司对前期的融资状况撒谎的现象,最后在去美国进行 IPO 的时候被发现了,被迫向公众说出真实的融资额。 但是这样做并不会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惩罚,坦白来讲,大部分人并不关心有些创业公司在两年后 IPO 的时候发现它们 B 轮的融资是假的。如今人们都沉浸在融资额越高公司越好的氛围中,为什么不在你的融资额上作假呢?至少在数字上比别人高。 这样所导致的结果是,这种看似高人一等的做法最后成为了一场失控的游戏,公司争先恐后想融到比实际需求更多的资金。但是融资之后,你的股权会少。有多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想拿自己的股权换取自己的公司在科技行业同伴的眼中看起来更好一点呢?我想没有人愿意这么做。但是当你想融到比公司实际所需的资金更多的资金的时候,你就是在这样做。 我们不要为庞大的融资金额所迷惑。有些创业公司,即使融资额不高也可以逐渐完成自己的目标,不断发展;然而有些公司融资金额比较高,但是烧钱速度特别快,通常最后会走下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