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以前,以萨伊和李嘉图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通过自发调节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充分就业,并以此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西方曾认为资本主义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1930年以前,以萨伊和李嘉图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通过自发调节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充分就业,并以此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萨伊定律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破产。 受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费迪南德•卡恩(RichardFerdinandKahn)的乘数理论以及琼•罗宾逊(Joan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学说的启发,1936年,凯恩斯完成《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凯恩斯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基本诊断是:自由放任的经济社会无法提供充分就业,也无法保障财富和收入的合理分配。要修补这些缺陷,政府必须终结“自由放任主义”,运用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帮助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降低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以扩大有效需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应当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等措施干预经济,提高有效需求。在政策主张方面,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力,因为严重的经济萧条会使得货币供应量无法对利率产生作用,因而无法刺激投资,但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更有效地影响经济产出。 凯恩斯经济理论帮助西方国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繁荣,但从长期来看,它的消极后果同样明显:它掩盖了经济结构本身的问题,削弱了危机刺激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杠杆作用,并形成了滞胀。面对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日益严重的滞胀问题,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说开始兴起。 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可以互换的基础上的,然而实际情况是,二者在短期内可以互换,在长期内则因人们的理性预期以及通过加价保护自身利益而不能互换。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带来滞胀。据此,弗里德曼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要求政府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与预期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 次贷危机发生后,学者们在理论上出现了不同争论。时任布什政府财政部部长的亨利•保尔森曾经坚决反对政府干预自由市场,但在危机的严重冲击之下,他不得不从现实考量出发,转变政策主张,力主政府直接干预市场。 斯蒂格利茨随后发表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一文,认为新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政治教条,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历史经验的证实,吸取这个教训或许是现在乌云密布的世界经济的一线希望。 针对这类救市政策的应急性质,克鲁格曼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当天,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讨论救市问题,批评布什政府的“两个总是”(市场总是对的,政府总是错的),并提出了危机应对方案: 首先,要避免金融系统瘫痪,实现方法就是通过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向金融系统注入更多的资金,如果资金注入的效果不显著,可以对金融体系实施全面的暂时国有化;其次,信贷市场复苏后,采取高效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措施来应对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威胁;最后,当经济出现恢复势头时,则必须转向预防性的措施,改革金融体系,防止危机再次爆发。(本文选自**主席助理张育军新书《金融危机与改革》) (本文作者介绍:证监会主席助理。)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