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S·奈保尔
两年前,居住在美国的非裔作家Teju Cole曾经在《纽约客》上撰文描写了自己与奈保尔夫妇的一次见面,那时候的奈保尔走路已经需要人搀扶,并且开始习惯性地说重复的话。这两个特征,其实分别体现的是:身体和思维的衰老。
昨天是奈保尔在中国的第一次公开亮相,相信让不少人吃了一惊。他坐的轮椅一直被推到活动的台子边,然后由3、4个人轮番搀扶着,慢慢挪上台坐定,接下来是可以想见的,闪光灯闪个不停。奈保尔一脸疲惫,在回答很多提问的时候,他会习惯性的把目光投向比自己年轻约20岁的妻子,事实上,他的妻子纳迪拉在昨天帮他回答掉了绝大部分的问题,从第一个提问开始。
纳迪拉是个精神头很足的女子,她喜欢将目光投射向现场的各个方向,观察思南公馆里的各个角落,如果发现有人一直发出杂音她会皱眉,她也会主动选择提问者,还会让站得远的提问者在发问时站到台前,当然如果你们目光相对的时候,她也会冲你微笑。当嘉宾主持将第一个问题抛给她的丈夫时,她直接说“我来替他回答这个问题吧,我们已经一起生活了20年,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我想我可以替他回答。”这样的情况在90分钟的活动上频繁发生。
或许纳迪拉做得是对的,因为凡是奈保尔自己回答的问题,通常能说三句话已经是极限。奈保尔常常每句话间隙得时间很久,你以为他已经回答完毕的时候,他又会继续开口说下去。他的声音很低,显得中气不足,一些简单的词会重复好几次,比如会一连说四个“OK”,又或者是好几个“YOU”。有时候他会把双拳紧握着说话,依旧是缓慢地,翻译小姑娘帮他举着话筒。
不仅仅是我,几个在现场的朋友都有着相同的疑问——这样的状况,奈保尔为什么要来中国?
纳迪拉在开场时替自己的丈夫和中国的媒体打招呼,她说“我们希望能够在这趟中国行得到新的灵感和启发,也许他能够因为此行再写一部新的作品。”当时奈保尔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在活动快要结束时,他总算对这个话题做出了回应。“我也许不会写中国,这里是个巨大的国家,写中国需要大量的观察和知识积累,我没有这些东西。”那一瞬间,我还是觉得挺开心的,至少这是个诚实的答案,我们心知肚明。可我也知道,在与奈保尔面对面打交道的机会中,我们早已错过了“最好的”奈保尔,或许作为读者,我们最终还是得回归阅读本身,寻找一个作家最根本的东西。
【链接】
在90分钟的活动现场,话说得最多的人不是奈保尔,也不是他的夫人,事实上是担任嘉宾主持的止庵。根据估测,应该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他在讲话。止庵就紧挨着奈保尔坐着,他的紧张是现场的人有目共睹的,他特意为昨日的场合穿了西装,还把想要说的话写在了纸上,他念稿子的时候,有时候双腿会抖。坐在奈保尔身边的翻译姑娘应该是担任同声传译的职能,但是止庵每说一句话,都会留出翻译的时间,再说下一句,还特意放慢了语速,这让他说话的时间就更显得长久。书评君特意挑出止庵在现场说出的对奈保尔的赞美,有人觉得太过恭维,各位小伙伴自行判断喽。
“在中国经常有读者让我给他们推荐书,我非常愿意把《大河湾》列在我最短的一个必读书目里。”
“世界上作家有很多种,有的作家是自己很有才华,有的作家是保有知识分子的立场,有的作家是对一种文化或者对文化下面的生活很熟悉,然后洞彻见长,但是奈保尔先生他包容所有我们刚才说的这一切,而他比这些提供得更多,他是现在世界上非常少有的同时兼具深刻和广大的作者。”
“奈保尔先生是能够超越于不同文明之上,同时对各种文明都有深刻理解的一位世界级的伟大作家,他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明眼人,当然他也是一个悲观的人,他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作家,他是一个文明的批判者……我们这个世界整个的进程仿佛就是为了证明他的卓见和先知。”
“奈保尔先生同时擅长于虚构作品,又长于非虚构作品,而且还长于文学评论,这使得我今天在这儿说的这些话相比之下显得很浅薄。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如此优秀,不可替代,这在当今这个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访谈实录】
提问:您这次到中国来有什么期待?刚才您说到可能不会写一本关于中国的小说,但是我想问您中国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什么?
奈保尔:我并没有对中国之行有什么期待,因为一旦有了期待就看不见你要看的东西,我只是过来然后观察就可以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
提问:在两年前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这个奖带给他无数的困扰。我想知道,在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么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对您构成了什么具体影响吗?
奈保尔:我觉得我能够处理好和它的关系,它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困扰。
提问:我从很久以前就崇拜您的作品,觉得您的作品文理非常巧妙,构思非常好。在此我想问奈保尔爵士一个问题,您写《大河湾》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
奈保尔:因为作为一个作家得写书,而且得一直写书,这个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和动机。
提问:我想知道您有这么多身份,您对自己的身份是怎么看待的?
奈保尔:我并不觉得身份是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同时是很多事物,我可以是一个作家,同时我也是一个旅行家。
纳迪拉·奈保尔:我并不觉得这会构成一个困扰,因为奈保尔先生是一个世界主义的人。
提问: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库切先生来到中国,和莫言先生有一个争论,莫言认为诺奖只是谈文学,文学是唯一标准,但是库切认为里面包含了很多政治元素,我想听一下奈保尔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奈保尔:我并不觉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政治有这么大的关系,虽然经常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某些原因才给某些特定的人,我并不觉得这样。
纳迪拉·奈保尔:我也同意这个意见。
提问:奈保尔先生写了这么多杰出的作品,现在80岁已经过了,在人生或者写作上还有什么遗憾,如果有的话是什么,可以说一说吗?
纳迪拉·奈保尔:有一个遗憾,就是人生苦短,我认为一个人一共要有三个人生,一个用来学习,一个用来享受,还有一个需要用来思考。
【奈保尔简介】
V·S·奈保尔是当代文化巨匠,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他1932年出生于特立尼达,1950年获得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写作至今。1971年获得布克奖,**被英国女王授以爵位,1993年获得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居多,《纽约时报》称赞他道“以天赋和才华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他的小说作品《大河湾》和《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