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香港上市的中石化权证交易达到顶峰。 当天上午10点30分,麦格理资本证券发给国内持牌券商的即时报告显示,中石化权证的市场占有率已增至2.1%,开市后短短的1个小时内,香港市场大约成交了价值32亿港元的权证和牛熊证。2.1%即意味着拥有6700万港元的交易额。 这个数字,足以令中石化权证跻身当天的十大成交个股权证之列。 更令投资者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资金,竟大量地流入了中石化的认购证。由于认购证的杠杆远低于认沽证,买入认购证一般被视为对正股的“特别”看好。 此时,距离中石化青岛油管爆燃事件刚好5天,而其间中石化及其同系个股的表现,似乎正在令投资者相信,中石化并不是中石油。 2个月前,同为石油巨头的中石油因为人事地震而停牌一天,事件的余波是,其高管亦被美国投资者起诉。中石化与中石油一样,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三地上市。 中石化港股跌幅小于A股 港交所的数据,清晰地显示了中石化青岛事件后的事态发展和市场的反应。 11月22日,事件发生后的7小时,中石化向全国人民道歉,中石化H股(00386.HK)最高报7.11港元,收盘报7.01港元,上涨0.72%。而中石化A股(600028.SH)当天上涨0.6%。 11月25日,中石化表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明管道爆燃事件的责任,并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当天,中石化H股最高报6.93港元,最低报6.77港元,收盘报6.83港元,下跌2.57%,而中石化A股下跌3.96%。 11月27日,中石化宣布两位主要责任人管道储运公司**田以民和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停职接受检查。当天,中石化H股最高报6.79港元,收盘报6.71港元,全天上涨0.9%。而在前一天,11月26日,中石化H股和A股的跌幅分别是2.64%和2.68%。 “中石化H股的跌幅小于A股,可能反映了H股投资者并不像A股投资者那样悲观。”成吉思汗基金投资总监罗旭然对理财周报记者说。他旗下拥有一只在香港交易的主动型私募基金。 “中石化原油管道泄漏的东黄复线虽然已经关闭,但由于储备充足,炼油原料供应不会产生较大问题。”罗旭然说,“另外,该管道年输送原油的能力约为1000万吨,即使关闭,对拥有强大输送能力的中石化影响也非常有限。” 不过,罗旭然表示,其旗下的基金并未在中石化下跌时买入。“虽然中石化估值较低,但是毕竟是成熟的大公司,交易机会不多,作为主动型基金,我们可以在市场上选择更好的标的。” 与罗旭然不同的是,香港知名基金经理黄国英认为,中石化H股跌幅较小可能与期指结算有关。在香港这个金融中心,每个月的月末,大量的机构都会有意识地维持指数以便结算。“中石化作为重要的蓝筹股,有可能沾了光。” 机构分歧:唱空但不做空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中,机构是决定中石化未来命运的重要一环。但是,事件发生的5天后,机构的态度依然暧昧。 据不完全统计,11月22日后,只有3家投行发布了对中石化的最新研报。美银美林认为,参考2011年中石油大连炼油厂爆炸案,预料中石化此次并不会遭到巨额罚款,因此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有限。而德意志银行认为,中石化集团旗下有一个安全生产保险基金,负责支付赔偿,预计对上市公司影响不大。美银美林和德意志银行对中石化的评级与此前基本持平。 而里昂证券则下调了中石化的评级,由“买入”变成“跑赢大市”,里昂认为,中石化青岛油管爆燃事件导致多人伤亡,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虽然对其炼油产能影响有限,但是潜在的赔偿和政府可能作出的惩罚,是最大的不明朗因素。 机构的分歧也体现在具体的交易上。 港交所数据显示,中石化青岛事件发生前的两个月,只有3家机构进行了需要披露的大额交易。在香港,上述大额交易一般是指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的交易或是交易的结果将导致持股比例突破5%。 中石化H股最近的一笔大额交易来自施罗德(Schroders Plc),该基金11月5日以6.388港元的均价在场内买入了3916万股,总耗资约2.5亿港元。 此前的10月28日和10月8日,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和贝莱德基金(BlackRock, Inc.)则分别买入了5400万股和1.01亿股。其中,摩根大通的均价约为5.94港元,贝莱德未披露具体买入价格。增持行动结束后,前者的总持股量上升至11%,而后者也高达8.37%。 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中石化青岛事件发生后,上述三家机构并未减持手中任何的中石化H股。 不仅大股东如此,就连持股比例较小的投行似乎也对中石化投下了“信任票”。 数据显示,11月27日,原持有2.01亿股,约占中石化H股总股本0.78%的瑞信新增了1551万股;原持有1.41亿股,约占中石化H股总股本0.55%的法兴新增了347万股;而持股比例约占0.39%的摩根香港则增持了962万股。 “中石化H股的流通性决定了它在机构心目中的地位,机构持有中石化的目的很多,有赚取溢价的,对冲的,资产组合的,还有发行权证的。”罗旭然说。 实际上,截至11月27日,在香港市场上交易的中石化权证就有80只,这还不包括基于中石化正股的其他衍生产品。 私募新目标:油管股 “我们虽然没有考虑买入中石化,但是却密切关注与中石化事件有关的其他个股。”罗旭然说,青岛油管爆燃事件的直接后果是,针对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管道的大检查预计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批老旧油气管道更换工作将被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这意味着,油管的制造商和检测商都有可能从石油公司处得到大量的订单。11月27日,在香港上市的胜利管道暴涨27.91%,该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及天然气管道生产商,SSAW焊管年产能为115万吨。 当然,内地也有很多可能受益的A股。罗旭然说,例如金洲管道,这是一家油气输送管道生产商,例如汉鼎股份,它的主营业务是输油管道检测,例如东华测试,它主营输油管道清管过程的监测。此外,还有仁智油服和蓝科高新,前者也是管道检测和维护商,后者提供石油石化设备的检测。 事实上,私募基金注意力的转移可能也与中石化系迄今为止的做空力量并不强大有关。中石化集团在香港只有3只冠以“中石化”字样的个股,除了中石化H股外,还有中石化炼化(02386.HK)和中石化冠德(00934.HK),前者的主营业务是炼油和石油化工,后者则是油品仓储。 11月26日,即使在压力较大的时候,中石化炼化最大的抛售也仅有中国金融的230万股卖盘,当天,中石化炼化仅下跌0.17%。而在11月25日至11月27日的3个交易日里,中石化炼化的全部跌幅只有1.67%,几乎微不足道。 中石化系做空力量不强 中石化系的大部分公司,几乎都拥有实力强大的股东。前文所述的中石化炼化,第一大股东是国家外管局,通过中国华馨投资、博远投资、国新国际投资和都盛控股等四家相互控股的公司持有9.02%的股权,而第二大股东是社保基金,持有约8.99%的股权。 而中石化冠德,第一大股东是中石化,约持有72.4%的股权,第二大及第三大股东分别是工银瑞信(国际)和社保基金,分别持有6.94%和6.86%的股权。工银瑞信(国际)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内地工银瑞信基金的离岸分支。 从去年开始,为了完善中石化集团的整体海外资产架构,集团又设立了三家子公司,其中一家是中石化资本[Sinopec Capital (2013) Ltd.],一家是中石化GP海外发展公司[Sinopec Gp Overseas Dev (2012) Ltd.],一家是中石化集团海外发展公司[Sinopec Group Overseas Development (2013) Ltd.] 类似的股权结构,在中石化系的其他公司中也大量存在,其中的区别有时是政府的投资机构变成了海外的投行。“这避免了中石油系大量小蜜股的现象,至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超过50%的业务仅仅来自于中石化。”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因为股东会尽力维护公司的利益。 中石化潜在的风险 不过,中石化的持有者也并非没有风险。近期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前述的潜在的赔偿和政府可能作出的处罚。 虽然有消息称,中石化集团已有专门的安全生产基金,但是,这个基金是否能对冲此次青岛管道爆燃事件的后续赔付和影响,尚不可知。 广东博厚律师事务所主任詹礼愿博士后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即使中石化有专门的安全生产保险基金,也有可能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主要原因大致有两点,如果基金是临时基金,它赔付后就难以转成股东权益,如果基金是专项基金,它赔付后也需要股东从所有权益中拨付。除非这只基金独立于上市公司,其资金来源并不是上市公司。而对于中石化来说,此次爆燃事件似乎已影响到了其价值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的发行,2011年,中石化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即已通过这项可转债的发行议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发行延期。今年7月,证监会再次核准的发行议案有效期只有6个月,眼看就快到期,又遇到青岛爆燃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