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炒股的年轻人:成于杠杆 败在熔断
正月初三,俗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今日不宜外出,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既然什么事都不能做,不如跟着阿莲来看个关于炒股的故事吧。 1 和朋友L先生聚餐时,他说最近想找份工作。如果不是被他未满周岁的女儿的小脸蛋萌化,我们绝不会打赌他下一份工作维持的时间很有希望超过一年。 L先生不是笨蛋,也不是个懒鬼。他智商和情商都高,颜值、学历也不错。加上擅长忽悠,从资本论到佛老庄,把他扔到一群搞技术的工科男中,基本上分分钟搞定BOSS的类型。 然并卵的是,辞职炒股一年后,目前他很难找到份满意的工作。几次到了HR面前就被拦下:上次给你的OFFER你不要,现在又想干嘛? 以前会电话问他是否跳槽的猎头,最近接他电话时都说, L先生,考虑到您上一段经历是创业,可能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哦。 麻蛋,难道不能说自己在创业,要坦白过去近一年都在家带孩子炒股吗? 2 就算是宝剑一年未用,磨洗相认,也能重发光辉。 27岁的L先生却抱着他的他的吉他低吟,感慨“追不到终点,也回不到原点”。让人恨不得飞一脚过去,“你还有一家老小娇妻稚子”,有什么理由不重整旗鼓。 但辞职炒股失败这件事吧,真的就跟初恋时押注追了个姑娘热恋中又突然被踹一样,再牛逼也需要哼哼唧唧哀怨好久。 辞职炒股前的他,211大学电气专业毕业,某大国企技术岗。工作到第三年末,带着2000元试着进股市“玩玩”,恰好逢上了2012年12月的 “解放底””,尝到了股市的第一口甜头。接下来的2013年十万的本金,翻了三番。 看着L先生每天嘚瑟他的股票收益,身边有资金闲置的亲戚朋友聚来,有钱一起赚呗~L先生一琢磨,可不是资金越多,雪球才能越滚越大~ 2014年,他带着自己的30万和“民间集资”的120万,踩中了券商和中铁二局(13.130, -0.16, -1.20%)的行情。 年底清仓给亲友分红时,他给投资者们写信,记录这一年间的每笔股票操作交易。 信写的逻辑清晰情怀高尚,所谓巴神,也不过是十年后的他吧。 3 在房价6000多/㎡,人均月工资3000块的三线城市里,一个手握400万现金的26岁年轻人是什么感觉? 那就是传说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啊! 2014年踩上了券商股和中铁二局的大行情,L先生的资产从150万暴涨到了380万。 L先生想买的车,从帕萨特一路升级到卡宴,雪佛兰大黄蜂?完全配不上年轻帅气又有钱的自己啊。 到底是先买车还是先套买别墅呢,真头疼。 要上班得炒股还要选房挑车,太辛苦。 苦恼中的他蹦出个主意,不如,专职炒股吧。 反正,一年20万的薪酬,在股市里不过是星星眨几次眼睛能就来。 彼时他工作届满五年,妻子刚怀孕不久。他对妻子说,五年来一直为家庭为他人活着,这一次,他想做一次自己最想做的事,仅此一次,任性一回。 没想到的是,她说,好。 4 就这样,2015年,L先生成了专职股民。 生活当然有所改变,好像比上班时候更累一些。 盯行情的时候,他同时看三台电脑屏幕,聚精会神。 休市时,要研究自选股的所有公告和财报,关注大宗交易和外盘状况; 去参加持仓公司的股东会,甚至和其他“小散”联合起来,靠投反对票否决大股东的关联交易。 他说去股东会,可不只是去听管理层忽悠啥远景规划,啥经营状况。重要的是多结识些私募牛散,开完会后换个名片,一起喝酒侃山。交换情报,合纵连横,尔虞我诈,仔细辨别。 他不限定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他喜欢钟摆策略,高抛低吸,自动交易。 找了家配资公司用了1:5的杠杆后,他也算手握了千万资金。 *邦股份等几支妖股里,都有过他和“小伙伴”的影子。 5 改革牛如此奔放,让他去年上半年里赚了不少。继续配资,继续做大。 不过,考虑到女儿的出生,他本金账户里预留了260万的本金,没有杠杆。 后面的故事,每一个同处股市的朋友们都很熟悉。 6月15日,指数从5178的高峰一路狂泻而下,个股一个接着一个的跌停。 爆仓,来不及处理的爆仓。他成了被清理的配资。 好在还有为女儿留的两百万奶粉钱,跌的比较慢一点。 回顾股灾1.0时代,虽然受伤惨重,但还留下“生力军”。 他高抛低吸,压中了某重组预期股的一大波行情。虽然,这个从N年前就被认为要被借壳的公司,到今天还没啥动静。 都说上证指数触及2850低点的2015年8月26是股灾2.0版,但那次,他算是逃过去了。 逃不过十五。逐渐恢复的信心,让他在2015年底小比例融资买入了**光电。 不盲目,不抱怨。不放弃,不激进,不犹豫,不恐惧。他给自己立了个“六不原则”。 不妙的是,A股2016年没有开门红,1月4日开局遭遇千股跌停。 和去年7月不一样的是,这次L先生没有死扛着,他选择割肉。 但,已经熔断了。不断减仓,不断跌停。 4天3个熔断后,L先生就回到了起点。是三年前的那个起点。 6 L先生说,他以为年初行情会是根救命稻草,没想到,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辞职炒股的这一年,挣了过去十年挣的钱,又在十天的时间里,全部还了回去。 轰轰烈烈的戏剧人生,本来就是他辞职时所渴望的。真大起大落后,还是会让人不断的懊恼和反省,如果急流勇退会怎样,不加融资又如何,如果不是? 然而没有假设,没有如果。 一个曾在一周间挣上两百万的年轻人,赚过、暴富过,爆仓过,财富归零的同时,心态回不去了。收到每月数千元的工资,感觉就像是一朵雪花飘到地上般不值一提。 L先生自嘲说,赌性太重,若是重来,亦仍会辞职,仍会杠杆,仍会一塌糊涂。 听说我想写下他的投资故事,L先生一开始是拒绝的。在茫茫A股里,他不过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散户。何况,他既不想收获同情,也拒绝被落井下石。 他说想介绍个庄家给我,杠杆资金放到50个亿,爆仓后的平仓盘把个股打了3个跌停,只是现在出国躲债去了,L说要确认对方还“活着”不。 在不同的渠道里,我也曾听说过这个庄家的故事。 7 但我还是更想谈谈身边的L先生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都见到太多的人曾借钱、卖房、卖车来炒股。如今他们可能和L先生一样,优秀却时运不济,洞悉人性的弱点仍不得不深陷其中。 当A股的赚钱效应催促这些8090后年轻人跑步进场,告诉他们炒股是积累财富最便捷的通道,当银行信贷都向他们张开钱袋——又骤然收紧的时候。 他们就这样突然被打落在了地上。 分享个打动过我的推论: 要想稳定的获得任何形式的收入,都要对应一种这个人所能掌握的资源。那我们这些普通的年轻人,凭什么能赚到比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更多的钱呢?相信什么波浪理论、什么趋势线,你能玩的过那些金融、数学专业毕业的研究团队吗? 当然,进入股市和通过股市赌一把人生,是两回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