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的中国麻烦
沃尔玛的中国麻烦2014-12-18 10:50:21 来源: 时代周报(广州) 有1人参与
0
刚刚宣布中国新店投资计划的沃尔玛,被曝利用会计手段夸大业绩。这距离沃尔玛宣布将在中国区裁员250人仅一周有余。
刚刚宣布中国新店投资计划的沃尔玛,被曝利用会计手段夸大业绩。12月11日晚,有媒体披露,过去多年,沃尔玛中国员工通过期末调价或者违规大单销售来冲高会计账面业绩,对财务起到粉饰效果。
这距离沃尔玛宣布将在中国区裁员250人仅一周有余。而这场“主要集中于采购和市场部门”的裁员行动,因被裁员工多涉及总监级别人士而备受关注。
“沃尔玛非常重视任何对于本公司不当行为的指控。”12月12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事务部张雪静向时代周报记者发送了公开声明回应,“一旦我们得知,如有涉及违反财务诚信等不当行为时,公司内部会迅速行动,开展调查并及时纠正。”
上述公开声明称,2011年,沃尔玛中国员工已发现存在库存价格误差的情况,随后这一问题被立即进行了调查,且调查结果也告知了外部审计人员。
“我们对中国的财务状况的调查表明,其对沃尔玛整体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沃尔玛方面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开资料,在截至10月31日的财季中,沃尔玛中国区的毛利下滑。沃尔玛表示,这受到了中国零售通缩压力的影响。沃尔玛表示,将关闭约30%的现有中国门店,而沃尔玛目前在中国拥有400家门店。
前高管爆料“违规操作”
关于沃尔玛中国利用会计手段夸大业绩的指控,消息来源是曾主导沃尔玛公司内部审查行动的高管斯坦福·林(Stanford Lin)。时代周报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发现,斯坦福· 林目前为Visa中国的产品主管。
根据斯坦福·林向媒体透露,在沃尔玛,每个月底上千种产品的标签价格被调高,并在下月月初再调低价格,这种调价工作占据了员工大量的时间。
而这种调价虚增了业绩。比如,一个卖场在月初有价值20万美元的红酒库存,月底的时候剩余价值10万美元的红酒,那其销售成本为10万美元。如果销售额为15万美元,那毛利为5万美元。但是,如果期末库存被提价20%,那销售成本就降为8万美元,毛利提升至7万美元。
这种通过月底调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可以抬高期末库存的价格,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和销量。
斯坦福·林曾前往中国各个门店进行调研,询问员工哪一项事务最耗费时间,员工的答案是突击加价。每个月最后一周,沃尔玛的员工会花费大量时间来为成千上万的商品换上价格更高的价签,之后又在下个月的第一周调低价格。员工并不理解为何要临时加价,这与沃尔玛每日低价的理念并不相符。
2011年2月,斯坦福· 林在“高度机密”的内部报告中指出,沃尔玛陷入了依靠“非常规、未经授权和不可持续的”会计手段、向竞争对手批量销售的模式,从而达到虚增业绩。有些批发订单通过系统操作,但货架上的商品并没有实质性的卖出交易,这样的销售使得销售数据虚高,歪曲利润表的数据。
沃尔玛中国方面针对“大单销售”做了具体说明,称“大单销售或批发是零售商在发展中市场的常用做法,通常服务于小规模的非正式零售商或小型零售店。目前,这种销售形式在中国业务的占比较低。”
这一说法与行业内人士对该事件的看法达成共识。星球零售分析师邱裕君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沃尔玛中国上述被指控行为“在国内零售行业内非常普遍,并不是沃尔玛一家的行为”。
而上海尚益咨询总理经胡春才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很多卖场都有这样的做法。在同供应商合作之初,不一样的订单量获得的“扣点”也不同,为了追求更低的“扣点”,卖场的订单量会相应较大,而此后为了跑量,不乏有卖场舍弃毛利进行批发。”
上述沃尔玛中国公开声明提及,问题被调查以后,“管理层已经陆续更换,相关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理”。
而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先后有四名高管离开了沃尔玛,包括沃尔玛前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不过陈耀昌曾公开表示,离职原因与突击加价或批量销售并无关系。
“整体表现不乐观”
沃尔玛中国方面拒绝向时代周报记者披露近几年销售业绩状况。
“我们不便透露沃尔玛中国的具体财务数据,但总体而言,我们的业务正在稳健地增长。”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邮件时,沃尔玛中国公共关系总监郑重称,“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我们的核心能力并提升长期绩效和增长潜能,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强化价格优势,强调合规,实现沃尔玛在中国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时代周报记者从零售业研究咨询机构获得的情况显示,近期沃尔玛中国整体的运营状况正在走下坡路。
全球零售业研究咨询公司凯度零售(Kantar Retail)分析师冯丰羽长期跟踪研究沃尔玛中国得出的结论显示,虽然沃尔玛中国在整体销售额上仅排在大润发之后,位列第二,“但从历年增长额来看越来越乏力。”
“最近两年,沃尔玛的表现一直不是很好。”冯丰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沃尔玛在中国有三种主要业态,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电商平台一号店,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大卖场业态。不过今年四季度大卖场的整体销售额同比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今年第三季度相比去年同期跌了0.8%,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
冯丰羽称,沃尔玛中国大卖场单店的销售额、成熟门店的销售额均呈持续下降状态,最近几个季度甚至呈负增长。同时整体客流量也呈持续下降状态。
“沃尔玛前一阶段盲目扩张,还收购了好又多,好又多门店非常参差不齐。其现阶段所有努力就是朝更加集中化的方向走,实际是在为早年的盲目扩张买单。”冯丰羽评价说。
此外,颇为引人注目的是沃尔玛中国的裁员行为。
本月初,“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对目前的架构进行调整,简化业务流程, 进一步提高组织效率”,沃尔玛中国宣布对总部以及区域办公室架构进行调整,大约250个岗位受到影响。
这至少已是沃尔玛连续第三年在四季度裁员。2012年11月份,沃尔玛将全国的近30个采购办公室最终合并为8个区域采购办公室。去年10月,同样针对采购部门,沃尔玛再度进行大调整。
沃尔玛中国并非近几年来在国内市场出现“颓势”的外资零售商,诸多外资零售商市场份额正在被国内零售商“侵蚀”。
今年5月份,华润豪掷220亿元收购TESCO中国一案正式敲定。
而从2009年开始,原来稳坐中国零售市场外资老大地位的家乐福就开始走下坡路,而到2011年,家乐福闭店传闻就一直没停过。
“洋超市对华市场变化和反应速度比本土超市迟缓,且租金优势不再,我们认为是导致他们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冯丰羽分析称,“大部分洋超市90年代的时候进入中国,政府给了很优惠的租金政策,拿地很容易。但是最近租约到期,租金成本不断攀升,他们的运营成本也随之逐渐升高,这是很大的成本压力。第一阶段他们有政策优惠所以扩张得比较强势,过于注重扩展速度和数量忽视了门店选址的精确度,所以埋下很多隐患。比如家乐福就是选址不够谨慎的例子,沃尔玛则是收购上不谨慎的例子。” 入乡随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