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国内油价十连跌致中石油中石化利润受压
国际油价下跌利与弊:利好原油增储,油企利润受压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分析师 王秀强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由100美元/桶以上,跌至60美元/桶左右,累计下跌40美元/桶,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价格。在其背后是全球经济分化、石油需求下降、OPEC原油不减产、地缘政治博弈、金融投机等多重因素。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制造业大国中国而言,油价下跌降低工业成本、减少石油进口支出。受益于此,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得到缓解,原油增储和成品油税费改革迎来好契机。 但与此同时,应该谨防输入性通缩蔓延,重视油价下降对石油行业利润的冲击,及对新能源等替代行业的负面效应。 制造业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强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下降,首先降低了工业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同时与油价相关的汽车消费、化工产品支出降低,增强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 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工业,以及高铁、核电等高新装备制造产业而言,油价下降为企业降低成本,为进一步拓展市场打下基础。以美国为例,得益于油价大跌,消费者用车成本下降,汽车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美国境内皮卡SUV销量大增。实际上,在此轮油价下跌之前,美国页岩气革命推动其国内能源价格降低,已经带动了美国制造业生产线的回归,同时,低廉的能源价格也增强了美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发改委推出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7个重大工程包”,油气管网、核电装备、电力装备在列。在国际油价下行的空间内,以装备制造为主的行业发展空间将继续扩大。 此外,航空、航运、汽车运输等产业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油价下降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机会。 石油企业利润大减,国资委[微博]考核有压力 对于石油生产者来说,油价下跌意味着石油勘探开发、油品销售利润减少,化工产品亏损的局面将扩大。 一方面国内成品油消费趋缓库存偏高,油价年内连续十次下调,汽油累计下调191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2075元/吨。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下降,企业库存价值正在大幅降低,中石油、中石化[微博]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从上游勘探开发板块看,在高油价背景下盈利能力强,高难度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有投资开发动力。油价大幅下降,石油企业不得不在维持现有投资状况下,调整投资计划。 按照国际油价每下降1美元/桶一吨原油价值缩水7.1美元来测算;2013年国内原油产量2.09亿吨,石油企业营业收入将同步减少14.8亿美元。截至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有40美元/桶的下降空间,石油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将大幅减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央企面临国资委[微博]考核压力也加大。 此外,国际油价下降将影响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资源项目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国国有石油企业、民营企业大幅涉足海外项目投资。随着油价下降,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企业需要重新评价项目开发的经济性,同时谨防国外已开发项目出现违约。 新能源、煤化工等石油替代产业受负面冲击 受油价下降影响,国内光伏、风电、生物质油、煤制油等替代产业将受到负面冲击。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例偏小,风电、光伏对政府补贴依赖性大,与石油、煤炭相比不具备成本优势。 在油价下降的背景下,21世纪宏观研究院预计消费者对新能源追捧的积极性将受影响,倾向于依靠便宜的煤炭、石油作为动力;对于投资者而言,风电、光伏的投资热情也将打折扣。在这样的生态下,国家所倡导的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的战略,以及非化石能源20%占比的战略,需要强有力的方案来执行。 从能源产业发展历程看,油价的高低与新能源、煤制油等替代产业呈现正相关,尤其是在石油危机、油荒出现时,能源替代产业迎来发展高峰期。再以煤制油为例,国际油价回落到60美元/桶以下,煤制油产业将不具备盈利条件。在当前全球经济分化的格局下,油价下跌可能使资金从新能源等行业撤退。 同时,低油价可能会带来全社会对石油消费的增加,使高耗能产业获得复苏的机会,不利于产业机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 国内石油增储好时机,加紧建设储备设施 对于原油进口国而言,国际油价大幅下降是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一个好时机。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额外汇支出。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同比增长4.03%,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按一桶原油价格下降10美元测算,进口一亿吨原油(1吨约等于7桶)减少外汇支出70亿美元,全年可减少进口支出在千亿元人民币(6.1895, -0.0010, -0.02%)以上。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中国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应逢低加大原油进口,增加战略储备量,尽早实现90天储备。未来的油价上涨时,可启动石油战略储备来减少对石油供应的冲击。而当务之急,是加大国家石油储备设施的建设,调度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增加石油储备的积极性。 国务院刚刚公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2020年前,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储备建设,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储备。 成品油费税调整契机,财政增收超千亿 国际油价下降,为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进一步理顺提供契机,也是国家财政增收的机会。 12月12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0.94元/升提高到1.1元/升。 在此前的11月28日,汽柴油等消费税已经调高一次。两轮消费税调整后,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为37.5%。成品油消费税两次上调,相当于抵消国内汽柴油725元/吨、460元/吨的下降空间。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中除消费税外,还包含17%的**,这一税种在成品油从生产到消费所有增值环节征收。由于我国成品油消费税是价内税,是**的税基,因此对消费税要计缴**,重复征收。此外,成品油价格中还包含以消费税和**为税基的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以及2%的地方教育费附加。 以北京地区92号汽油价格为6.63元/升测算,每升汽油中所含** 0.96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 0.165元,教育费附加 0.071元,地方教育附加 0.047元,合计2.646元,税费总额占油价比重为39.9%。 根据国家财政部文件说明,近期两次调整消费税目的是进一步加大力度,遏制大气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和推动绿色发展。政策调整提税与降价同步实施,兼顾居民和下游企业等承受能力。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新增收入,将继续统筹用于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能源、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数据,2013年国内汽油消费量9340万吨,柴油消费量为17100万吨,据此测算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税额将增加财政收入1163亿元。 制造业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