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latman 发表于 2014-12-17 08:17

清东陵注资7亿元进行大修 将修复慈禧贴身锦缎

http://i3.sinaimg.cn/dy/c/2014-12-17/1418755282_kwTByC.jpg14日,清东陵隆恩殿周围搭起了脚手架。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启动文物保护工程。
http://i2.sinaimg.cn/dy/c/2014-12-17/1418755282_981gEe.jpg琉璃瓦缺损严重。
http://i3.sinaimg.cn/dy/c/2014-12-17/1418755282_FVRBSQ.jpg裕陵隆恩殿周围遍布绿色围挡。
http://i2.sinaimg.cn/dy/c/2014-12-17/1418755282_uXc5jt.jpg王兆华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近日,清东陵方面宣布,将全面启动建陵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程。  历经盗墓者的破坏与风雨的侵蚀,这个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将被注入超过7亿元的资金,让文物受损情况不再继续恶化。  它遭受破坏和侵蚀的程度到底是怎样的?对于它的修缮,历史背景如何,又将用何种传统与现代的工艺去“修旧如旧”,修复难点在哪儿?新京报记者对话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王兆华。  大修
  7.1亿元的大修  新京报:这次是清东陵有维修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修缮工程,为什么会启动这么大的工程?  王兆华:清东陵很多文物这么多年已经不同程度腐化,新中国成立前还遭受过破坏,如果再不修缮,情况会继续恶化。  新京报:这次修缮工程有多少项目?最关键的是哪几处?  王兆华:清东陵一共是7大类49项,加起来预计要7.1亿元。最关键的比如说古建筑这块,包括乾隆的裕陵、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康熙景陵的大碑楼、顺治孝陵的石桥,都是大型的修缮,都是上千万的工程。  新京报:这种“大”有什么具体体现?  王兆华:有的能够达到四五千万。比如景陵的大碑楼,土建部分做完了,现在是做木材加工,一个大碑楼得用1800立方到2000立方的木料,农村盖房子,连门窗都算上也就是两三立方木料。  新京报:这几处文物是清东陵最核心的部分,修缮是因为重要,还是老化程度太深?  王兆华:清东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以前在这方面投入不多,我们边对外开放边碎修也能维持,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就是民房用了30多年也得修了,更何况这些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它的椽子、檩子、斗拱等木构件经过日晒雨淋腐化严重,有的屋顶已经漏雨。  新京报:历史上清东陵遭受过两次盗墓,这两次劫难给陵区造成了哪些严重的破坏?  王兆华:这两次经历让清东陵里除了顺治的孝陵,其余4个皇帝、15个皇后、136个妃子的地宫全都被盗了。因为民间传说顺治出家了,孝陵是衣冠冢,事实上他的碑文写得很明确,他是清朝入关第一个皇帝,国家财力不济,地宫里就没放珍宝,康熙的景陵在1952年才堵上,里面积的都是水,据当地六七十岁的老人讲,在他们小时候曾经在地宫里捉迷藏。  新京报:陵区内被盗走的文物主要有哪些?流向是哪里?  王兆华:我们单说慈禧的棺椁,被盗走的文物,当年在市面上就价值1亿两白银,她的棺椁里随葬生前用过的金银珠宝之后,里面还有很多空隙,怎么办,最后用斗,倒了几大斗珍珠才把里面铺平。  至于陵区被盗走的文物,流向不知道,无论是1928年盗墓,还是1946年的盗墓,现在公开露面拍卖的一件都没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1946年那次被盗,资料记载后来收回来一些,但收回来之后下落不明。  棺椁
  盗墓导致5尸同棺  新京报:乾隆和慈禧的棺椁都被破坏得很严重,现在这两具棺椁受损程度是怎样的?  王兆华:现在乾隆的棺椁里有5具尸骨,因为当年孙殿英盗墓后,乾隆的尸骨和皇后贵妃们的尸骨都被扯乱了,重新入殓时除了一具尸骨能分辨出来单独入棺,其他几具已经分不清了,按照尊卑等级也不好乱装,只能入殓到一具棺椁里,生能同床,死也同棺吧。慈禧的棺椁里现在就是木乃伊了。  新京报:你说慈禧棺椁内“木乃伊”的意思是?  王兆华:就是已经变成干尸了。  新京报:被盗之后到现在有怎样的损坏?  王兆华:持续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文物已经霉变腐烂。  新京报:原来的棺木是什么木头?古代在防腐方面是怎样的?为什么没起到作用?  王兆华:大多数用的是金丝楠木,古代在棺椁防腐上的做法,首先是选择好的木料,金丝楠木很坚硬,密度很大,本身防腐性能就好,另外在棺椁外面还会刷49道漆,这么多层漆足够把棺椁密封起来,内部的氧气含量很低,温度和湿度恒定了,自然就防腐了。  至于为什么没起到作用,主要还是因为盗墓破坏。我们反过来想,1928年孙殿英盗慈禧墓的时候,慈禧已经死了20年了,但史料记载当时开棺发现慈禧的尸体还有光泽,像是睡着了一样,如果一个人死了20年,本应该变成骨头了,这说明当初棺椁的防腐功能是很好的。  新京报:有密闭防腐措施吗?  王兆华:有,但也不行。棺椁外面有玻璃罩,在常温常湿的环境下保存,没有密闭,随着季节变化干湿交替容易腐烂霉变。  这两具棺椁还是相对保存比较好的,乾隆后妃的棺椁损坏得更严重,木头已经糟烂,顶部因为长期受潮糟朽都塌陷了。  除了棺椁,其他木质建筑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慈安是咸丰的正牌皇后,她的隆恩殿天花板也糟了,有一天晚上还掉下来,幸好不是白天,否则很容易伤人。  新京报:这次对乾隆和慈禧的棺椁修复会使用低氧含氮技术,这是一项什么技术?  王兆华:这项技术就是控制文物保存空间的氮氧比例,因为细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需要有氧气,我们通过这个技术,让文物保存空间处在类似于真空的环境里,避免腐化。  新京报:如何保证修缮棺材的时候,不会损害到尸骨之类的东西?  王兆华:棺材的最外层是椁,里层是棺,棺里面才是尸骨,这次修缮只是对椁修缮,不会开棺,所以不会对尸骨造成损坏。  至宝
  慈禧贴身锦缎 修复至少一年半  新京报:修缮还请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为什么会选择他们?  王兆华:这家单位是国家文物局的木制品、竹制品文物保护修复重点科研基地,在木制品、竹制品的保护上有他们的专长。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有很多这种专业性的重点科研基地。为什么我们把丝织品文物送到杭州去了,因为杭州有中国丝绸博物馆,国家对丝织品的修复保护都由它来完成。  新京报:现在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  王兆华:他们的专家一年多之前就来了,并且取样分析,关于棺椁的修复方案,要在明年3月份出来。  新京报:说到丝织品,镇馆之宝陀罗尼经被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化,这是一件什么样的文物?修复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技术?  王兆华:陀罗尼经被实际上是一件锦缎,不是一床被子,这件文物是用金丝和锦缎织在一起的,慈禧用的这件上面镶嵌了820颗珍珠,当时盖在她尸体的上面。盗墓的认识金银财宝,把上面的珍珠都拽下来,把锦缎扔了,但没想到这块锦缎是最值钱的,无论它的材质、工艺,都是一流的,也因为它的唯一性,是慈禧入殓用的,所以,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说,修复这件文物至少得一年半的时间,它破损和腐化的部分还得用原材料修补,颜色还得一样。  新京报:对于文物保护来讲,可能除了大规模的修缮,日常的保护也很重要。  王兆华:我们都说,这次修缮是清东陵有维修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如果日常的维护到位,可能以后也很难出现这么大规模的维修了。  最简单的日常维护比如“扫瓦垄”,得勤扫建筑顶部的瓦缝,因为平时刮风很容易把树籽、草籽吹到瓦缝里,遇到点土就生根发芽,时间一长就把瓦缝撑裂了,容易造成渗漏。  另外椽头上方的瓦块叫滴水,人家设计是有讲究的,瓦块要给椽头挡雨,这块瓦掉了,不及时更换,椽头泡水就容易烂,所以日常的保护对于文物来说非常重要。  地宫
  乾隆“卧室”漏水 防渗难定方案  新京报:修复后,这些文物将恢复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  王兆华:要最大限度地恢复当时的历史信息,保留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断代。有观点认为文物修缮就是修旧如旧,其实不是外表上的修旧如旧,是要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方法。  新京报:在传承原工艺原方法方面我们具体会怎么做?  王兆华:文物修缮和现代建筑工艺不一样,现代工艺可以浇筑,混凝土直接打进去,修缮古建筑不行,比如刷漆,我们不用现在市场上用的化学漆料,而是用传统的古建筑专用的生物漆料;做地杖用的灰料里面就有猪血和面粉,增加它的黏合度和透气性,而不用现代的水泥和白灰,这就是传统工艺。  新京报:面对这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会不会遇到一些难题?  王兆华:有,乾隆裕陵的地宫现在渗漏得很厉害,由于地宫渗水,券顶的石构件因受力不均而变形,接缝之间崩裂的情况很多,掉下来一块一块的,我们俗话叫“崩瓷”了。  修复方案还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讨论,专家们讨论得非常细致,已经讨论两稿了,针对裕陵地宫究竟怎么做防渗,一年多了还没有定最终方案,因为必须得慎重,如果做得不好会渗得更厉害。  新京报:修复方案最大的分歧在哪里?  王兆华:现在能确定的是渗漏水源是雨水从宝顶和四周渗漏,事实上目前防渗漏的技术很成熟,但修复古建需要尽量使用当时的技术,这就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还原古建,同时最小程度干预古建,出于这个考虑,现在方案一直没确定。  新京报:一直渗漏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王兆华:渗漏进地宫的灰浆会腐蚀内壁的经文和雕刻,最后让内饰受损无法还原。  新京报:渗漏的来源明确了吗?  王兆华:专家论证已经排除了地下水渗漏,现在针对是雨水从上方渗漏还是周围渗漏还不确定,所以方案定不下来。  前景
  当务之急是“保命”  新京报:《盗墓笔记》和《鬼吹灯》都要拍成电影,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盗墓文学热和文物热,在你看来,这种热潮对于清东陵是一种压力还是机遇?  王兆华:我是比较排斥这种热潮的。对于文物保护来讲,这类题材的作品往往会渗透一些盗墓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全国的古墓葬的保护不利。  但反过来看,对于旅游又是一种促进,它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清代皇家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有足够的吸引力。清东陵本身就是用砖、石、瓦、木写成的一部清朝历史。  新京报:故宫现在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品牌营销上有很多新的花样,清东陵在这方面是否有计划?  王兆华:我们还没有呢,现在当务之急是“保命”,得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所以顾不上那些。2010年开过一次座谈会,很多地方的文物景区都有人参加,当时有人也说,怎么提高展示水平、怎么提高接待能力,我说你们都是从中心城市来的,啥时候你们去我那看看,我们那警卫得靠人和狗,房子用棍支着呢,我们哪还有精力想别的,保命都保不起。  现在,我们也开始提升了,有数字化保存、网络化营销、国家五A级景区创建等等。  新京报:这次投入这么大,会给景区以后的经营带来压力吗?  王兆华:这方面没有压力,国家投入没有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景区身上,其实我们每年的运营成本也不低,得投入1000多万,就拿灭火器来说,每年更新的费用就得十几万,这都得从景区收入里支出。  新京报:清东陵这些年的游客量处在什么规模,旅游接待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怎么协调?  王兆华:每年的游客量近60万人次。其实对于这些古建筑来说,有人来旅游是好事,因为这让这些建筑有了人气,更容易保存,如果没人来,这些房屋不出几年就变糟发霉了。这次修缮肯定会对旅游有影响,造成游客不便,我们最大限度地安排好旅游线路,减少对游客的影响。  新京报:在你看来,文物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价值才会发挥到最大?  王兆华:文物修缮与保护只是第一步,目的是为了展示,传递文物的历史信息和价值,展示的目的又是为了延续,延续的不仅仅是文物本身,更是一种文化,包括宫廷文化、墓葬文化、祭祀文化,也包括修缮的技术和记忆。再过一百年,我们这代人不在了,那时的人们再看这些记录,会知道原来公元2014年前后,清东陵是按照清朝的工艺修缮的,我们也可以这么修。  新京报记者 贾鹏 实习生 王蕴懿 河北唐山报道 A18-A1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原标题:慈禧贴身锦缎修复须超一年)

Blurr 发表于 2015-3-3 15:15

希望钱能用到正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东陵注资7亿元进行大修 将修复慈禧贴身锦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