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频被第一 学者担忧为此背上更沉重发展负担
求解中国经济频繁“被第一” 王子约 盛媛 中国经济又“被第一”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的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IMF的数据是基于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PPP)计算得出的。根据这一算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为16.5%,而美国所占的比例为16.3%。IMF还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 这一“超越”日前引发海外舆论广泛关注,解读范畴已超越经济本身,深入政治、军事等领域,但《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国内学界人士对此表示“仅供参考”,大部分普通民众也认为这个“第一”和实际感受“有出入”。 与此同时,多名学者对记者分析了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局限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对记者表示,IMF的结论只能从大概的数量级上加以理解,不必拘泥于其具体的数字结论。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8日在华盛顿表示,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购买力平价计算靠谱吗? IMF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除IMF外,世界银行[微博]也进行了类似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4年10月10日超过美国。 “用购买力平价计算GDP的算法通俗讲,就是用一元人民币(6.1302, 0.0004, 0.01%)实际购买力和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比较,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由此将GDP折算为美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称。 他表示,因为中国物价比美国总体便宜,所以用购买力平价来算,GDP总量要比用汇率计算更高。但是具体高出多少,还与不同机构具体的算法和所采集的商品价格信息有关。 刘培林也对本报称,通常认为,购买力平价换算系数比名义汇率能更好地反映货币购买力,进而也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经济规模。但是必须看到,购买力平价相对于汇率法,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购买力平价方**上与生俱来的难以克服的问题。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在GDP的比较方面并没有一个完全无争议的算法,即使是购买力平价算法,也存在多种口径,并且存在忽视非贸易商品等缺陷,各国学者并未就此达成共识。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里克·西瑟斯甚至认为,在任何时点、任何国家之间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GDP总量并没有太大意义。事实上,目前全球多数机构和研究人员均主要采用市场汇率来折算和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规模差别。 根据IMF数据,如果按实际汇率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为10.4万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中国真的“第一”了吗? 对于中国经济规模此次“被第一”,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各界人士几乎均表示“要淡定”。 刘培林称,看待这个事情,应该关注到一个不同于历史的事实: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人均收入水平也达到世界前沿水平。而中国即使总规模重新回到世界第一,人均水平也比较低。况且,IMF所说的世界第一,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还不是按照汇率法计算的。 按实际汇率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远超中国的10.4万亿美元,人均GDP更是具有压倒性优势。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强调,将市场汇率因素计算在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中国要超过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只要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赶超就是一定的,只是时间问题;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内部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很难进行单一同比。”有外资机构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 即便就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距离最富裕的国家仍相去甚远,人均GDP仍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其次,从长期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崛起不过是“恢复原状”。经济史学家麦迪逊(AngusMaddison)曾估算,早在19世纪70年代(即清朝同治时期),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印度紧随其后。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关注“数据”,人民个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届政府首次提出了GDP增长“区间论点”,高层表示出对经济数据下行的容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表示“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王小鲁表示,中国GDP总量再大,人均GDP在世界上仍然较低,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此外,GDP指标并不能体现诸如生活环境、社会安定、生活服务条件等与老百姓生活质量切实相关的因素。 “被第一”后又当如何? 对于中国经济的排位迅速“上蹿”,有关学者近年已频繁表达了对“名难副实”的担忧,担心中国将为此背上更沉重的发展负担。 刘培林表示,中国经济总规模接近或者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来意味着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义务,二来意味着中国在一些全球治理议题上,实际上可以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地位。比如,常常有一种指责的声音,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碳排放,但事实上,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产出水平计算的话,中国单位产出的碳排放强度并不比发达国家在相近的发展阶段的水平高。 但“树大招风”,有学界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中国频繁“被第一”,既意味着中国将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和机遇,同时也相应的可能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可能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所能承受的责任和义务。 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就曾公开表示,中国长期搭了现有国际秩序的“便车”,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为改变这种“名难副实”的经济结构作出历史性的改革。简政放权、投融资改革、财税制度改革……这些正在为曾经饱受束缚的市场经济松绑,中国经济正在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很靠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