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全球议之一:握紧创新“金钥匙”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韩墨)“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李克强总理10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论断坚定有力。在他看来,这种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 “改革创新”,对于如今处于纷繁局势下的中国和世界经济,具有特殊意义。正因为此,夏季达沃斯论坛已连续两年将“创新”作为年会主题。李克强总理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创新,更需要分享改革创新成果。 就在本周,一颗来自中国的“创新之果”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受到热捧——阿里巴巴集团8日在纽约的首场IPO(首次公开募股)路演推介会吸引了上千名投资者,等候入场的长队在酒店内拐了十多个弯,人们光等电梯就要耗上40多分钟。 不少美国投资者感叹,仅15年前,阿里巴巴只是在一所公寓中创立的“小作坊”,如今已成为整体估值约2000亿美元,年交易额超过亚马逊和ebay之和的全球最大电商公司。它还可能在下周再次创造奇迹,成就美国历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过去几年,像阿里巴巴这样依靠技术、模式和商业理念创新、依靠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取得成功的中国公司在各行业不断涌现。它们或许没有阿里巴巴这样声名远播、体量庞大,却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就业向好的中坚力量。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形象地将创新比作“金钥匙”。不少海外观察家也指出,改革创新不仅是中国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应对产能过剩、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多重矛盾的关键密钥,更是发掘面向未来的新增长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枢机所在。 如今我们谈到“创新”,已不再单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是把内涵扩展到制度、管理和运行模式上的革新。“改革与创新”,无论是政府文本,还是学者专家,常常习惯将它们并列在一起。李克强强调说:“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依然蕴藏在体制改革之中。” “美国近来在创新方面有所退步和迷失。而中国有望在创新上取得进步,并迎来一个高水平创新的非凡时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说。他认为,中国经济要有改进,要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理想的办法就是创新”,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年轻人蕴藏的活力将使中国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如何更好地确保并发挥这种中国创新优势?总理呼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怎样实现?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实践已作出了回答。首先便是大胆释放市场力量,破除那些抑制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央政府迄今已分7批取消下放了63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并通过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和个人减轻约100亿元负担。在全国推行的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更是激发了人们兴业创业的激情,今年新登记注册的各类公司井喷式增长,全国同比增幅为61%,有的省市甚至增长了一倍。 德国《柏林晨邮报》在一篇文章中说,除了减少审批事项,中国政府在国有企业、税收机制和户籍制度等领域也明显加快了实质性改革。“这将创造更多的需求并提高市场效率,由此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在中期甚至长期内改变中国经济的前景”。 中央正在推行的诸多改革,均着眼于营造宽松、公平、开放透明的创新环境,消除经济要素及资源的凝滞阻隔与条块分割,让更多的人有意愿、有勇气、有途径、有能力加入到市场竞争和创造财富的进程中去,让各种创意和创新竞相涌现,使其在市场大潮去芜存菁,最终增进中国经济和商业生态的多样性和竞争力,加速中国经济上阶升级进程。 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从当年安徽农民初尝“包产到户”,到90年代的沿海创业潮和民营企业兴起,乃至近十年来腾讯、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壮大,人们一次次发现,市场和民间蕴含着极大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什么时候我们相信市场,相信民间的原创力和聪明才智,调控好“放与收”的关系,我们往往就会迎来全社会创新和创业的大发展,迎来经济引擎升级换代的新节点。 当然,释放市场活力,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求它更加善为、巧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政府要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者”。对于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规者,一视同仁依法惩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而如何合理高效适度地扶持新兴技术和产业,如何改进教育和考评体系以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也是需要决策层不断探索的大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活力的充分迸发,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不断深入,依靠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智慧凝结和相互配合。期待创新这把“金钥匙”,能为中国经济打开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之门,让它尽早迈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境界。 (原标题:中国创新全球议之一:握紧创新“金钥匙”)握紧创新“金钥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