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全美的直线加速赛带动了一股性能车热潮,可性能车过于昂贵的身价令很多热衷于此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为了消除价格与性能间的鸿沟,第一代福特野马(后文简称“野马”)应运而生。粗犷的线条、嘶吼般的发动机声浪,相信已成为此后几代美国人脑海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现而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福特集团推出了全新的第六代野马车型,相较于现款野马,“世界车”的定位使全新野马少了几分桀骜不驯的野性。当然这种风格上的转变并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更重操控的底盘设计也使其不再如昔日般难以驾驭。今天我们便通过新老两代野马车型的底盘拆解,与您一同探究下不同的历史背景到底会为野马底盘带来哪些变化。
用为了奔跑而生来形容野马车型的特质实不为过,无论是经典的第一代,还是我们今天拆解的第五、第六代野马,纵情驰骋始终是这款美式Pony Car的天性(Pony Car直译为小马车,其始祖便是第一代野马,如有兴趣,请您点击这里),相信看过电影《急速60秒》的朋友一定会赞同我的观点。 影片中凯奇驾驶着一辆1967年产的福特野马GT500,在喧闹的城市中躲避着警察的追赶,最后那腾空一跃更是让人百般回味的经典片段。可在当时,若想成就镜头前的这份精彩,驾驶者需要拥有十分精湛的驾驶技巧才能实现。的确,在重回经典的第五代野马底盘上你就能很直观的看到这一点。这代野马的底盘设计风格十分粗犷,用料上也不受约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整车的操控性产生影响,加之马力强劲的大排量发动机,整车开起来便显得野性难驯。相比之下,在基于全球战略打造的第六代野马底盘上,偏于粗犷的设计风格已有所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操控与舒适性能上的提升,对于交通环境更为拥挤的欧亚大陆来说,这种此消彼长想必能在当地博取不少的好感。 ● 拆解车型: 此次参与对比的车型分别是2013款野马3.7L车型与2015款野马2.3T车型。在配置上,不同车型间可能存在差异,敬请谅解。 『2013款第五代野马』 『2015款第六代野马』 ● 底盘总览
● 前悬架结构 在前悬架形式方面,新老两代野马设计风格上的差异便已初现端倪。为提升车辆操控性,第六代野马使用了改良后的麦弗逊式前悬架,更灵活的下控制臂可使车辆在过弯时拥有更为直接的操控响应,而第五代野马则将设计重点放在了提升构件强度上,虽然悬架的整体用料略显粗放,但对高速、大负荷驾驶工况的耐受性理论上更为出色。
新老两代野马均使用了全框式钢制前副车架,与非全框式副车架相比,在结构强度及抵御撞击方面更具优势。可即便副车架的类型相同,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 第五代野马的副车架后部呈大角度“八”字形开口,这种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身的前部横向刚度产生影响,加剧后驱车本就容易发生甩尾的特点,使车辆变得更加难以驾驭。为解决这一弊端,第五代野马在前副车架的后部加装了横向加强杆,以弥补横向刚度上的不足。 第六代野马的前副车架则在设计之初便对此有所考虑,通过缩小开口角度,进而改变自身承力结构发,即便没有防倾杆也可保证副车架的横向刚度足以满足需要,使底盘的零件数量得以精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