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记者从三亚市财政局获悉,当地已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为三亚全市符合条件的62万城乡居民发放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每人一次性补贴360元。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在当地连续缴纳了6个月以上的医疗保险,“外地人”也可以领取“红包”。
□综合新华社电等
每人一次性补贴360元
据介绍,这次补贴对象为具有三亚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参加三亚市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地户籍的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
本次物价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补贴60元,补贴6个月(1月-6月),即每人一次性补贴360元,共约补贴62万人,需发放补贴资金共22320万元。
本次补贴申报时间为5月4日-6月20日,居民申报信息经各归口部门审核后,补贴资金将于6月26日左右通过银行发放。符合条件未能成功发放居民于7月1日-7月15日受理补报和信息更正,各归口于7月20日前提取有效信息并打印纸质汇总表并盖章报送三亚市财政局,三亚市财政局于7月23日前开始对信息变更人员进行补充发放。
5年共发放补贴超13亿元
据了解,这已是三亚连续第5年向居民发放“红包”。
2010年,三亚首次发放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一次性获得180元,预计有超过26万名群众从中受益。
2011年上半年,三亚每人一次性获得临时补贴210元,受益群众为26.4万人。下半年,每人一次性获得临时补贴资金300元,受益群众约56.6万人。
2012年上半年,三亚每人一次性获得临时补贴300元,预计受益人数58.6万人。下半年补贴标准为每人300元,补贴人数约54.52万人次。
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均按照按照每人一次性发放物价补贴360元的标准,共发放4.4亿元,
2014年1月,三亚在春节前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一次性临时补贴发放标准为200元/人,受益人数为62万人,三亚此次共将发放补贴资金约12400万元。5月,三亚再次发放价格补贴,每人一次性补贴360元,共约补贴62万人,需发放补贴资金共22320万元。
从2010年到2014年,三亚已经累计向居民发放价格补贴超13亿元。而三亚市连续多年向城乡居民发放物价补贴的“红包”,也早已经从政府临时性补救措施,发展成政府财政资金预算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官方称发补贴皆因物价贵
三亚市有关部门称,此次三亚向居民发放物价补贴主要针对三亚市近几个月来综合食品价格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以及第一季度居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客观实际。
实际上,这种提法并不新鲜。2010年,三亚首次大范围给市民发放物价上涨财政补贴。当时,官方就曾表示,受全国物价上涨影响,三亚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扬,给市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此后的历次补贴发放中,官方均提到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居不下这一因素。
《海南日报》曾刊文解读三亚政府发放价格补贴的动机。三亚是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受节日需求增加、旅游旺季拉动、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持续上涨,造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居不下,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压力明显增加,大大冲抵了居民收益。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让海南更多的民众受利,倘若因此造成物价上涨进而影响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有违发展初衷。在此背景下,三亚市通过释放政策红包,向居民连续发放物价补贴,有利于减小居民因物价上涨而增加的经济生活压力,尤其是对低收入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新闻链接
各地共发“红包”
160余亿元
今年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称,自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实施以来,各地已累计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
所谓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即指在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达到临界条件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而连续一定时期回落至临界条件以下时,则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这一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冲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影响。
根据中国官方此前出台的规定,各地在2011年底大多出台了这一联动机制,累计已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0多亿元。
香港政府
“派钱”曾引争议
政府发放红包,大抵有三种主导因素:一是鼓励民众消费,避免经济陷入衰退;二是帮助民众克服大宗商品价格和薪资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三是政府财政盈余。
澳门特区政府自2008年起直接向民众发钱,当时每名永久性居民发放5000元,非永久性居民发放3000元。2014年向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澳门官方人士表示,政府出台现金分享计划是顺应民意的体现。澳门有能力持续向居民派钱,主要是由于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至2012年,澳门经济增长年平均为19.5%。各项经济数据都居于全球经济体前列。
香港近年经济发展平稳,特区政府如何使用财政盈余成了一大课题。香港政府2011年曾向全体居民每人派发6000港元,这一仿效澳门政府的做法,一度引发巨大争议。香港特首梁振英2014年1月18日发表《香港家书》强调,“派钱”政策将告一段落。他说,虽然特区政府有充裕的财政能力,但“钱应该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同样是派钱,澳门争议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充沛的财政收入来自高昂的**税,而香港特区政府的收入则比较“来之不易”,主要来自卖地、工资税和利得税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