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雨 发表于 2014-6-12 15:12

广州全市推广垃圾“定时定点+误时投放”

  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第二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率驻穗媒体、省市媒体代表及社会人士代表近30人进行“垃圾场半日游”。陈建华在此间进一步确认,7月10日起全市铺开“定时定点+误时投放”垃圾投放模式。他还透露,目前,304条城中村已经开始垃圾分类动员。这意味着城中村将成为广州下一阶段垃圾分类的重点。广州市政府希望经过努力,争取在2017年基本实现“原生零填埋,资源回收全利用”的目标。

  垃圾分类最后难点在城中村

  昨日的活动从早上9点开始,足足持续到下午2点。参观项目是火烧岗垃圾填埋场和李坑资源热力电厂第二分厂。重头戏是在二分厂举行的座谈会。陈建华在总结发言中感慨,分类投放和处理这“两端”是最难的。

  “我可以提前透露,今年"7·10大会"后将全市推广"定时定点+误时投放"。”他称,这一模式针对的是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

  他认为,垃圾分类的另一难点是“广州人口多,尤其是外来人口多。”“台北垃圾分类做得好,人家人口规模只相当于广州一个番禺区,更不能拿五六万人的欧洲城市跟广州比。”

  他就此分析,广州垃圾分类最后的难点在城中村。因为800万来穗人口中,约500万人在城中村。据他透露,目前,广州已开始对304条城中村、600多万名来穗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动员。这意味着,城中村将成为广州垃圾分类推广的又一重镇。

  建议引进媒体监督垃圾焚烧

  会上有媒体代表担忧,高标准建设的焚烧厂能否做到监管到位?陈建华称,可以引入媒体作为垃圾焚烧厂运营的第三方监管。他还建议,公咨委也多加几名记者。

  此外他还提议,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不仅要进校园,还要进课本。

  交锋

  能否让反对意见正大光明表达?

  陈建华表示会给不同平台,容纳不同声音

  “我们要充分估计公众对垃圾焚烧有各种不同看法,我完全同意政府要正面宣传,但能否让反对的意见也有正大光明表达的地方?”在一位媒体代表建言垃圾分类宣传“要善待反对的声音”后,话筒传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物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手里,郭巍青把话题转到焚烧上来,提出上述建议。

  郭巍青提及不久前自己参加的一个环保N G O组织的反烧座谈会,连召开会议的地点都找不到,被相关部门一赶再赶。“如果广州真有气魄,就把论证焚烧有害的专家请到这(李坑二厂)来开会,如果(专家)不是真的有料就不敢来,如果真的有料,我们就认真听听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我相信最终效果会很好。”郭巍青大胆提议。

  “赞成(填埋)反对(焚烧)的座谈会应该在兴丰填埋场的垃圾堆上开,因为那里的二恶英排放是李坑二厂的100倍,”陈建华半开玩笑地说。“填埋原生垃圾在德国是违法的,对空气和地下水的影响非常大,”他表示,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是由科学说了算,不是哪个专家说了算。但他也表示赞成通过不同平台,让不同意见得以表达。“不赞成焚烧的意见倒逼广州市政府提高了烟气处理水平,”他称,政府要以开放的心态,从善如流,不断改善服务和管理。

  为何垃圾分类了又混运?

  陈建华称年底完善分类运输工具

  会中,主持人点名知名媒体人陈扬发言。陈扬提问开场:“为什么只要和垃圾有关的话题,最后在网上都会发酵成负面的话题?我们在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得不到民众拥护和理解的地方?”陈扬称,自己开会期间,一边微博“直播”一边被骂。有一位广州大妈托他给陈市长带话说,自己每天都把垃圾分好类,但到楼下就被混着收走了。这位广州大妈反映的情况其实很有代表性。

  “混收混运是因为运输工具还没到位。”陈建华在总结发言时特别回应了这个问题,他透露,今年底可以做到分类运输。分类收集和运输目前是政府主导,由政府实施,下一步考虑面向社会开放。

  参观时间

  7月10日后 每周六都可来李坑参观

  本次垃圾分类“万人行”参观的主要群体是政府官员及基层干部,普通市民参与程度并不高。危伟汉昨日解释称,李坑焚烧二厂试运营以来,已接待上万名普通市民等参观。今年7月10日之后将把每周六设立为李坑焚烧厂的公众参观日,每次接待200名的市民参观。报名流程和报名方法将在下个月公布。

  是否能在官网公布焚烧厂烟气实时监控数据?危伟汉称,“数据上网无问题,可以研究把焚烧厂排放数据实时上网。”

  现场

  市长很卖力:上阵当讲解一起吃盒饭

  “请各位媒体负责人往前集中,现在我来做讲解。这里是番禺、南沙唯一的垃圾处理厂,到2016年,两区的垃圾就没地填了,这不再是猴年马月的事情,近在眼前……”本次媒体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垃圾半日游从早上九点开始,足足持续5个小时。首站一到火烧岗垃圾填埋场,陈建华就抢麦当起“讲解”。

  在此停留了七八分钟,市长贴心“提醒”:“除臭剂刚刚喷过,再过一会就奇臭难闻,我们还是赶紧走吧。”

  此次,主办方安排媒体先后参观番禺火烧岗填埋场和李坑资源热力电厂第二分厂进行对比体验。

  第二站到达李坑资源热力电厂第二分厂,陈建华围绕“臭味”展开话题:“李坑二厂为何不臭,因为应用的是负压技术。所有空气都是从外往里走,也就是说,厂里的空气都是新鲜的,空气好过你家厨房。”

  整个参观过程,陈建华兴致颇高。在焚烧炉剖面图前,他详细介绍了焚烧厂烟气处理的全流程,并自豪地说:“我们能做到烟气停留超过1.5秒,我们的炉也比新加坡、澳门的还要先进,排放指标达到欧盟标准。”

  听讲解、看宣传片、开座谈会,整个活动持续5个小时,在下午1点半结束了。大家转场到隔壁会议室集体吃盒饭。席间,陈建华又把陈扬、郭巍青找到身边继续聊会上来不及展开的话题。

  知多D

  “定时定点+误时投放”

  目前一些小区实施“定时定点”的方式是:设置早晚两个投放时间和若干投放点,居民在投放时间到投放地点投放垃圾,其他时间无垃圾投放设施;而考虑到部分居民的工作需要、特殊原因等无法按时投放垃圾,还会设置误时投放点。

  实施“定时定点”后,楼层中原本设置的垃圾桶将撤销,居民将下楼扔垃圾。广州市城管委介绍,“定时定点”已在越秀区全区推广,今年4月开始在全市12条街道、401个社区试点推广。

  根据此前南都广州的民调,受访者对“定点”的接受度较高,担心与工作时间相冲突而对“定时”有较大意见。54%的受访者所住楼房采用的是“楼层设桶”,当中的66%来自物业小区。“定时定点”若在全市推广,这些物业小区居民必须改变原有的垃圾投放方式。

  广州市城管委表示,实施“定时定点”可改善楼道环境卫生,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为将来全市铺开垃圾分类做准备。居民“定时定点”下楼扔垃圾,垃圾投放行为可置于监管之下,更有利于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减量。

  统筹:南都记者 裘萍

  采写:南都记者 梅雪卿 裘萍

  作者:冯宙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全市推广垃圾“定时定点+误时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