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正式开机
法制网昆山(江苏)5月18日电 记者丁国锋 马超 今天下午,第二届中国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开机仪式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法制日报社副社长周秉键、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平、昆山市司法局局长沈清代表主办方出席仪式,来自北京、上海、河北、南京以及昆山当地的28家拍摄团队参加了开机仪式。远在北京的27岁小伙刘卡达专程来到开机仪式,他是一名毕业于影视学院的青年导演,毕业后成立了北京kada电影工作室,作为首届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的最大赢家,刘卡达执导的微电影《假钱》获得了最佳影片奖项,并被评为第十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大赛微电影一等奖。今年,他又投身于创作大军,撰写了微故事《重生》积极参赛。刘卡达代表微电影拍摄团队发言时说,法治微电影具有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味”、“朴实劲”、“真切感”,有如绵绵细雨般落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感受法治熏陶。
来自山东摘得上届大赛微剧本一等奖桂冠的赵云进,作为法治微故事选手代表发言时说:“一个好故事的教化作用和其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一起‘用好故事诠释普及法律知识’!”
该大赛举办期间,微信、微博这两个“微”平台也让活动更具互动性,@尚法昆山官方微博发布征集令后,不少网友通过微博参与活动。扫一扫就能关注活动实时消息,与工作人员互动,咨询相关问题,微信公共帐号也让网友们大呼方便、亲切。“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最正规、最互动!”赵云进说。
据悉,第二届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自3月10日启动以来,截至4月30日主办方共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微故事595个,并已征集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44家拍摄团队参与。
开机仪式上,主办方与北京kada电影工作室等四家拍摄团队签订了承诺协议。据了解,经过前期的紧张评审,大赛专家评委已经从征集的微故事中遴选出76部入围作品。今天上午,所有报名参赛的拍摄团队已挑选出自己心仪的微故事,经过剧本改编后进行拍摄。
周秉键在致辞时表示,此次三家主办单位再度携手,推动法治微电影创作活动向纵深发展,把法治微电影创作活动打造成“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创新了宣传形式,又注重了宣传实效。随着新媒体发展日趋成熟,法制日报将进一步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积极拓展新媒体与普法“联姻”,不断创新、生动活泼地、扎实有效地开展普法宣传,造就“全民互动普法”的新趋势、新亮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