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得意 发表于 2014-5-19 10:45

石家庄查获11处隐身居民小区传销窝点

法制网见习记者周宵鹏一个住宅小区的出租房内,三男两女正在客厅吃饭,一派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而当公安、工商执法人员敲门进入房间询问时,这5人流露出慌乱的神色。随后,执法人员从这间出租房里发现了记载着“新人”信息和“洗脑”内容的笔记本。5月1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工商局与公安局执法人员开展联合行动,查处了11个隐蔽在普通小区的传销窝点,查获传销人员60余人。“此次查处的传销窝点不同于以往传销组织的‘上大课’,而是伪装成‘连锁经营’。”石家庄市新华区工商局经检大队大队长高炜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传销成员平时分散居住,以“分班”“串宿舍”的方式进行小课培训。高炜介绍,从目前搜集的资料看,这种传销对外宣称“连锁经营”,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执法人员在搜查一处窝点时,发现不少名为《自愿申请加入连锁经营业》的申请书。在另一处传销窝点,执法人员也搜查到不少类似申请连锁经营的材料,其中一份材料的“邀约理由”上写着:“我们在这边经营一家建材店,生意较为红火,过来帮忙做做账。”而在“与当事人的关系”一栏里,则全部标明是亲戚关系。传销人员宋某坦言,她和女儿来自江苏。她是受一名网友邀请来石家庄做生意的,已经来了两个多月,但她仅与该网友见过一面,已经向这名网友交了3800元的“入门费”。执法人员介绍,从目前已经发现的传销手法和模式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明显行为特征: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即交钱加入后可获得计提报酬和发展“下线”的资格;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上线”从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提报酬或者返利。石家庄市工商局公平交易执法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全国打击传销的力度不断加大,传销组织开始出现有组织地团体迁徙,一旦在某地遭到打击,传销团伙会有组织地临时搬迁到另外一个地方。与以往的传销模式相比,现在的传销发展方式开始由之前的个体“转型”向家庭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家庄查获11处隐身居民小区传销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