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看反恐:北京最安全 仍需提升警惕
据新华网报道,从5月12日9时起,由150辆首都巡警武装巡逻车组成的专职武装巡逻力量开始运行,标志着北京警方专职化武装巡逻工作的正式启动。外国媒体对此予以了密切关注。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12日报道称,北京已经对中国近期发生的一连串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活动做出反应,派遣了150辆武装巡逻车来对抗恐怖事件,并维持社会稳定。《本周英国》杂志网站则称,新启动的反恐小组旨在解决之前警方对暴恐事件反应过慢的问题。
中国政府将增加反恐举措
《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今年中国已经发生了3起独立的火车站砍人事件,导致数十人丧生。鉴于此,中国各个城市都正在大力加强安保工作。除了北京时之外,中国上海市的安保工作也得到了显著加强;1000名武装警察被派遣到人口密集区执勤,比如市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带。
《每日电讯报》援引英国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反恐专家潘睿凡(Raffaello Pantucci)的分析称,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最近发生的几起暴力恐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但潘睿凡指出,“这3起事件在伤人手段上存在相似性,这或许是由于模仿,或许是一种策略。如果未来证实这些伤人事件与境外人士有关,那么这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
潘睿凡认为,在短期内,中国政府对恐怖主义很可能会采取非常强硬的立场。他说,“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在上海街头巡逻的武装警察。我认为,未来这种举措还会增加。”
中国反恐需要全社会动员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1日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公安大学成为中国公安系统院校里第一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尽管中国官方展示了坚定的反恐信心,但有声音认为,仅仅依靠政府的铁腕强力,不足以扼制少数极端势力。法国《欧洲时报》5月9日刊文称,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官方的“铁腕”,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全球的协作,铸就一道“铜墙”。
文章称,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反恐力度,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极少数极端势力。
另外,文章还指出,除了官方的“铁腕”之外,中国反恐还需要全社会动员,铸就一堵“铜墙”。文章认为,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很多人认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只须专注于积累财富,不需要关注那些不经常发生的暴恐事件,认为这种事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但是现在,这种想法需要加以转变。
民间看反恐:北京最安全,仍需提升警惕
随着几起暴力恐怖事件在中国社会受到关注,上述转变正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对北京普通民众进行了采访,看看中国普通百姓如何看待最近发生的暴恐事件,以及中国应该如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华尔街日报》总共对10位普通北京民众进行了采访,采访对象涉及汽车司机、酒店接待员、便利店店员、零售商贩、快递员和大学生等多个职业。受访者普遍表达了对暴恐事件的警惕。一名受访者则表示,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去人口密集度过高的地方。还有受访者表示,反恐需要依赖政府,另外普通民众也应该加强警惕性。
对于近期暴恐事件有所增加的原因,一些受访者认为,这是暴恐事件发生的地点存在安全隐患、容易成为**目标所致,更有受访者建议,在人口密集区应该布置更多警力,实行更多安保措施;火车站、地铁站和旅游景点这类地方应该加大安保力度。有鉴于此,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赞成支持警察配枪。他们认为警察佩枪会对暴恐分子产生威慑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暴恐事件,从而保证社会更加安全。不过,也有受访者指出,警察佩枪应该有严格的制度,并非所有警察都应该佩枪;另外,在人口密集度较高地区执勤的警察应该佩枪。
另一些受访者则认为,**一般受到的教育较少,所以容易受到极端主义的影响。因此,中国应该提升对国人的教育,从而避免人们受到极端势力的影响。
尽管对暴恐事件提高警惕,多数受访者仍认为中国比较安全,而且相比于其他地方,北京的安全程度要更高一些。另外一名女性受访者淡定地表示,她认为中国很安全,另外每个国家都存在暴恐势力,这很正常。此外,一名受访者还指出,中国的反恐工作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博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