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00后”花会抢风头 民间花会后继有人
昨天(11日),北京市“赵全营杯”民间花会大赛热闹开场。与往年满场都是中老年人不同的是,今年赛场上,不少“00后”加入花会演出队伍,抢尽了风头。民间花会后继有人,让老人们倍感欣慰。伴着铿锵的锣鼓声,顺义区高丽营镇五村的演员登场。让人眼前一亮的是,3名拉车童子扮相乖巧,都是十来岁的孩子,举手投足间都透着稚嫩,十分可人。邢影今年12岁,对民间花会尤为钟爱,打小跟着爷爷奶奶练秧歌、小车会,已经练了四五年。为了参加这次大赛,小姑娘练了整整一个春节假期。
石园街道的小演员张艺静今年才6岁,是全场年纪最小的演员,有着一定舞蹈功底的她扭起秧歌来更显灵活。“咱们队里这几个孩子都是十几岁,现在已成为主力队员。民间花会这项非遗传承全靠他们了。”北小营镇大胡营村老艺人刘庆云,看着吵子表演队里的小演员,满眼喜爱。他说,随着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喜欢上这些老玩意儿,现在村里有三四十名孩子参加了高跷、吵子、十目弦等传统民间花会的学习,不担心非遗后继无人了。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顺义区“二月新春”活动的收官节目,共聚集24支花会队伍,包括小车会、龙灯、中幡、高跷等,成为一次民间花会悠久历史的集中展示。“二月新春”活动从元旦到正月十五,历时45天,举办了百场歌舞庆新春、千场电影献基层、万册图书送下乡、万副春联迎佳节、京冀风景线书画展等13项系列文化活动。活动期间,全区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90余场次,室内活动310场次,室外活动380余场次,共有3万人次参与演出,观众可达48万人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