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因习近平到访获大力扶贫 村民希望直接分钱
原标题:扶贫新地标:阜平攻坚一年记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ghylanda/20140210/1/14294076066608101977.jpg 2014年1月7日,河北阜平县顾家台村。村里的一条小路被重新命名为“圆梦路”。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ghylanda/20140210/69/6985534240088602937.jpg
骆驼湾村任记军在村里放牛,去年7月份他响应号召回到老家养牛。 总书记视察后扶贫力度加大;官员称有些村民“等、靠、要”观念严重;村民争取扶持资金依然很难。 ■ 核心提示 山多、水少、耕地少的阜平,自从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就一直没离开过国家级贫困县名单。数据显示,阜平县贫困对象高达42.8%。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曾专程到此“访贫”。习近平告诉当地官员,“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媒体分析,在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领导人此举意在真正破解“贫困”难题。 阜平,也因此成为中国扶贫新的地标和样本。中央最新提出的扶贫方式,在此也早有先试。 一年之内,常住人口只有170人左右的骆驼湾村,投入1600万元搞基础建设。阜平县拿到的专项资金就有12.61亿元,比上一年多了近一倍。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输血”、“造血”双管齐下,阜平的扶贫仍然面对传统难题:有人期待不劳而获,而那些试图自己改变命运的勇敢者,很难获得资金上的扶持。 当地民众认为,中央日前下发的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政策支持。 河北阜平骆驼湾,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距离北京只有3个小时车程。 一年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曾专程来到这里考察,并到唐荣斌家做客。从此,山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