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得意 发表于 2014-2-8 10:45

农家过年透出节俭新风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以往在京郊农村,办年货、放鞭炮、吃大席、看花会表演……家家户户都要为这个隆重的节日“奢侈”一把。今年新春,响应中央厉行节俭的号召,农村的年味儿里多出一份节俭的味道。  大年初五又称“破五”,往年这一天,家住怀柔区怀北镇西庄村的田宝红一家人晚上都要到村口去放鞭炮。但今年“破五”,田宝红却没买鞭炮。整个过年期间,田宝红只在除夕晚上放了一挂鞭,用老田的话说:“现在国家倡导节俭,咱花那么多钱买花炮,不值当。而且大气污染这么严重,咱少放炮,也是保护环境。往后过年呀,就买一挂鞭意思意思就得了。”田宝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往年花在鞭炮上的钱怎么也得三四百元。今年简简单单地放一挂鞭,省下了几百元钱。  过年的节俭还体现在餐桌上。以往农村过年,餐桌上不仅少不了大鱼大肉,而且菜量必须得大,因为只有菜吃不完,才能象征着今后“年年有余”。不过今年,怀柔区怀柔镇王化村季书琴一家人在准备年饭时,就考虑到了节俭。“现在大伙儿生活条件都好了,我们准备年饭不再一味地追求大鱼大肉,而是考虑到要吃得健康,量也不那么多了。”季老太说:过年的菜不能都吃完,这是有讲究的,但剩下来的,也不浪费,留下来第2天接着吃。  过去,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但在季书琴家,年夜饭的地位被“家庭春晚”取代了。“以前过年重在吃好,现在则是要把年过出文化味儿来。”季书琴的外孙女马雪晴笑着说,现如今过年,这个二十多人的大家庭都以每个小家庭为单位各自表演节目,大伙儿有的唱戏、有的跳舞、有的演小品……活脱脱就是一台小型“春晚”。“虽然演得不专业,但都是自家人的表演,所以看得特别开心。”马雪晴说。像这样的“家庭春晚”目前正成为不少京郊百姓过年的重要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家过年透出节俭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