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得意 发表于 2013-12-20 10:00

小儿子患脑瘫残疾母亲苦练弃双拐奔走求医

http://news.xin**.com/edu/2013-12/20/125888151_11n.jpg小儿子躺在妈妈的怀里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因患小儿麻痹症,她只能靠双拐行走4年前,小儿子又得了脑瘫  为了方便带儿治病,她苦练行走,丢下双拐大儿子也辍学外出打工  如今,小儿子病情开始逐渐好转  坚强的她却快撑不住了  梦想无止境商报暖冬行动继续出发  出生在贵州山区的吴小琴,小时候因高烧引发小儿麻痹症不能行走,15年前她远嫁滑县一户贫困家庭。 4年前,小儿子不幸患上脑瘫。为方便带儿治病,她苦练行走两年,丢下双拐。 要强的她从未想过放弃,直到14岁的大儿子为给弟弟筹措医药费辍学打工。 坚强的她,动摇了……  坚强  为方便带脑瘫儿治病  残疾母亲苦练两年弃双拐  吴小琴,来自贵州省安顺山区,10岁时因发高烧患上小儿麻痹症。20岁时,嫁到了滑县老庙乡西大章村李守力家。 李守力家一贫如洗,她从未想过治疗,从未奢望站起来。直到4年前,出生9个月的小儿子被查出患上脑瘫……  李守力说,当听说郑州有医生能够治疗脑瘫后,妻子开始渴望独立行走,希望能带儿治病。 多少次,吴小琴不分昼夜地靠在床边学习站立,两只手被双拐磨出血泡,血泡烂了再磨成趼子。  2011年6月,吴小琴终于可以丢下双拐,颤颤巍巍地行走。  艰辛  为省钱租住2楼背着儿子去看病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吴小琴时,她背着刚扎完针的儿子走在回租住屋的路上。 她一米五左右的个头,背上背着个土黄色背包,上边还背着5岁半的小儿子。  吴小琴租住在郑大一附院附近的王立寨村,由于一楼租金太贵,太高的楼层她爬不上去,所以,就住在了二楼。 背着儿子回到二楼10平方米的小屋,吴小琴双唇发白瘫在床上,无意间露出的脚踝,只有五六岁小孩的拳头粗细,“脚踝、脚趾不能打弯,特别是到了冬天,就钻心的疼。”吴小琴说。  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桌子,再无其他家具。  坚定  借高利贷给儿治病从未想过放弃  吴小琴介绍,每月五六千元的治疗费,他们早已不堪重负,亲戚也都劝她别治了,“有的甚至说,有钱也不借,借了都是打水漂。”  “为了一点儿可能的希望,我和老公去借了高利贷。”她说,2011年6月,她送走北上打工的丈夫,拿着2万元高利贷,只身一人带着3岁多的儿子来郑求医。  来郑后的第二天,小儿子开始发烧。吴小琴稀里糊涂抱着儿子就往外跑,脚底打滑,她和儿子跌倒在雨中。“当时,我绝望地坐在水坑里大哭。”如今,吴小琴已在郑州熬了两年多,她说:“再苦,我都没想过放弃”。  愿望  希望小儿子的医药费能够续上  两年前,小儿子连坐都不会。如今,经过治疗,他已经可以坐起来,还学会了叫爸爸、妈妈。眼看小儿子越来越好,从没想过放弃的吴小琴,近来却动摇了。  “大儿子看着治疗有效果,不忍心弟弟停止治疗,就辍学打工了。”吴小琴把头埋在怀里痛哭失声。  她说,最近,大儿子在电话中忍不住哭了,告诉她,每天加班到夜里10点,实在撑不住了。而最近,小儿子的医药费也续不上了,她想要选择放弃治疗。  其实,在吴小琴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她希望小儿子的医药费能够续上,劝说大儿子回去上学。 (来源:河南商报 见习记者 徐方方 孙李爽 熊晓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儿子患脑瘫残疾母亲苦练弃双拐奔走求医